随着网络的出现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医疗领域的融合也在不断深入,“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互联网+医疗”兴起的浪潮下应运而生。“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出现创新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推动了新时代护理事业的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个护理专业。
什么是“互联网+护理服务”呢?
“互联网+护理”是指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而“互联网+护理服务”则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也叫作“网约护士”或“上门护理”。年2月,卫健委发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北京等6个省市作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省份,并明确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提供主体、服务对象及项目、管理制度等。
用户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态度
用户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据统计,截至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万左右,老年人由于更易患有多种慢性病,对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更大。格尔护士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慢性病老年人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较大,需求项目因疾病种类而异。发现社区居民对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处于中等水平,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使用意愿较为强烈。可见,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市场需求较大。
案例:
“聂阿姨您好!我是北大医疗株医院的医生徐碧高,今天来为您进行压疮护理”。
7月5日下午,医院慢性创面修复中心组长/院聘副主任医师徐碧高,如约来到位于株洲芦淞区的聂阿姨家门前,聂阿姨和女儿刘女士热情地将他迎进屋。
进门前,徐医生按照规范拿出工作证表明身份和资质,双方通过证件审核的相互验证后,他详细地向患者介绍家庭护理服务的护理操作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请患者家属签署了《院外延续护理知情同意书》。
完成一切护理前的规范性工作后,徐医生在患者家中换上无菌操作装备,开始压疮护理工作。
图:患者家属签署《院外延续护理知情同意书》
聂阿姨前些日子摔伤了腿,需要长期卧床。炎热的夏季免不了长一些疮口,家属一开始没上心,简单消*就过去了。
直到聂阿姨每日疼得受不住,才发现小疮口早已经长成了大疮面,腐烂化脓,触目惊心。家属们这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想办法。
家里位于株洲芦淞区下行村庄,到城里就医有一定距离。且聂阿姨的身体又不能走动和颠簸,一时间真是焦头烂额苦无办法。
这时候,女儿刘女士回忆起陪同聂阿姨在医院进行骨折拍片的时候,医医院的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预约医护人员上门提供家庭护理服务。
离院时医护人员还曾告诉她如何下单预约护士上门服务,她赶紧打开手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