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杭州12月11日电现代财*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省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近日,浙江省财*厅召开处长会议,在全面总结年财*工作,研究谋划年财*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时提出,强化“财为*服务”理念,将财*制度优势转化为省域治理效能的工作实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当中。
近年来,浙江财*创新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财为*服务”水平,通过优化制度供给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强化*策保障带好队伍管好兵等举措,致力于将财*制度优势转化为省域治理的强大效能,取得明显成效。
会上,浙江省财*厅*组书记、厅长徐宇宁围绕如何进一步强化“财为*服务”理念并做好年财*工作提出,“财为*服务”是由财*的职能性质决定的,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是服务保障*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府重大决策部署的现实需要,是做好财*工作的根本指南。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省域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要着力健全五大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集中财力办大事是重要的理财原则,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财*上的具体体现。去年以来,浙江省财*部门在清理整合现有*策的基础上,构建了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将有限的财力聚焦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攻坚战、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等*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不断丰富完善*策体系,做好“四个衔接”:第一,与财*“十四五”规划相衔接。紧扣省委、省*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策,研究编制财*“十四五”规划,同步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使资金流与决策流、业务流、信息流更好融合。第二,与部门专项规划相衔接。强化部门协作、*策协同,提前介入、参与其他部门的专项规划,处理好部门规划与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之间的关系,从财力可持续、收支可平衡、风险可控制的角度提出意见,提高部门规划的可行性、操作性。第三,与市县*策体系相衔接。坚持全省一盘棋,指导、推动市县加快建立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形成纵贯全省的*策合力、资金合力和工作合力,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第四,与年度预算相衔接。根据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编制年度预算,通过预算的硬约束增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的刚性和约束性,将*策体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项目,确保见到实效。
二是健全逆周期调节财税*策体系。财税*策是经济运行的稳压器,也是地方*府可以掌控的重要调控工具。面对复杂严峻的财税经济形势,要进一步健全逆周期调节财税*策体系,强化财税*策与金融*策、产业*策、社会*策等的协同,优化减税降费、财*专项资金、*府产业基金、*府专项债券、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策性担保、*府采购、PPP、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策工具的搭配,通过出台并实施一揽子*策组合拳,从收入端和支出端共同发力,推动积极财**策加力提效,着力缓解企业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动力不足、市场开拓乏力等难题,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服务“六稳”工作大局。
三是健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绩效是预算的生命线,也是提升财*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要认真贯彻*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深入实施浙江省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结果应用有问责”的闭环管理。在推进路径上,要把握“一个基础、两个着力点”,即以预算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策体系和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为着力点,同步提升*策绩效和部门绩效。
四是健全民生保障制度体系。保障改善民生是公共财*的重要职责和应有之义。要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健全长效化、常态化的制度体系,从“花钱买稳定”向“花钱买机制”转变,确保全省财*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关键要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是公共性原则。厘清公共财*运行边界,看看哪些是需要*府做的,哪些是需要市场、社会解决的,哪些是需要个人努力的,按照公共性层次进行排序,分清轻重缓急,明确支出责任,避免越位和缺位。第二是可持续原则。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经济和财*的承受能力,不仅当前可承受,长远也要能承受,不仅要测算直接支出,还要评估间接支出和隐性支出,确保可持续。要突出“保基本、守底线”,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推动树立个人努力、各方面合理承担责任的科学的民生理念。
五是健全财*风险防控体系。制度的优势在于稳健性和可持续性,这其中财*的稳健和可持续至关重要。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健全财*风险防控体系,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财*环境。按照“防风险与促发展并举、开前门与堵后门并重”的原则,持续深入开展防范化解地方*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加强债务风险源头管控,确保债务风险在合理区间、可控范围。完善地方*府性债务风险“鹰眼护航”预警与处置系统,健全全口径债务监测系统管理制度,实现债务“信息集成化、*策模型化、风险可视化、管理系统化”。加快发行使用地方*府债券,开足开好“前门”,满足各地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