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富可敌国都不能形容盐商了,盐商到底有多富
TUhjnbcbe - 2023/3/23 21:29:00
北京皮肤科医院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

清朝盐商有多富?乾隆皇帝都愿来生做盐商。

去过扬州瘦西湖的人都知道,当地有一处著名的景观“白塔晴云”,主要建筑就是一座白塔。按其形状,是仿北京北海的白塔建成,但比北海的白塔清秀苗条,多了许多江南韵味儿,也有说这是一座喇嘛塔。

白塔的出名不仅仅是其构造和风景,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关系到白塔的来历。说的是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游览瘦西湖时,船到五亭桥畔,乾隆尽观四周,然后对随行的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荫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随行的大盐商,为了讨皇上欢心,不惜万金,连夜用盐堆砌了一座高塔。次日,乾隆打开窗帘一看,以为有白塔从天而降,非常高兴,当得知是扬州盐商连夜建造,不由得连连感叹“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待乾隆走后,盐商正式按北海白塔建造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塔,所以瘦西湖便有了一座与当地文化风格迥异的喇嘛式建筑。

另外,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一生两任织造,四巡淮盐,任内二十余年,连续五次承办康熙南巡接驾大典(四次南京接驾,一次扬州协助接驾),一时风光无限,才有了落魄富公子曹雪芹生于荣华,中经巨变,下笔成就绝世之作。

然而建白塔的盐商中,有一位名叫江春的盐商,时任光禄大夫,正一品,并赏戴孔雀翎,乾隆六次下江南,都是由他接待。乾隆皇帝还两次亲临江春的别墅“康山草堂”,题写“怡性堂”匾额,感叹“盐商之财力,伟哉”。为什么?因为乾隆皇帝在这些盐商家中玩乐,盐商们是日掷万金,乾隆皇帝走的时候,还要敲诈他们不少财宝文玩,并叹息:”愿来世不投生皇帝家,只投生扬州盐商家更好。“

清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描述了很多扬州盐商的奢靡生活。乾隆朝盐商*均太吃一碗扬州炒饭,成本是白银五十两。这可不是我们平常吃的扬州炒饭。其每一粒米都要完整,粒粒分开,包裹着蛋汁,外面金*里面雪白。鸡蛋还不是普通的鸡蛋,生此蛋的母鸡每天吃人参、*芪、白术、大枣。配饭的汤为百鱼汤,包括鲫鱼舌、鲤鱼白、鲢鱼脑、斑鱼肝、*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等等。著名的淮扬菜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与清朝盐商奢靡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

扬州盐商为什么那么富有?说到底,是一个”官“字。从明朝开始盐商就逐步成为了首富群体。万历四十二年开始,朝廷在两淮地区推行纲法。清朝也沿用了明朝的盐业制度。所谓”纲法“,将每年出产的官盐分成固定批次,交给预先缴纳盐税的有实力商人。并将商人姓名登记造册,让他们成为拥有食盐专卖权的御用商人。这种专卖权的证明就是盐业历史上的重要概念“根窝”。“根窝”所依靠的是食盐官营的国策,手握根窝的贩运商们,自然安枕无忧,闷声大发财。而两淮盐业,也成为清代历朝税负的重要来源。嘉庆《两淮盐法志》中多次提到两淮盐业的重要性:”我国家以盐荚为利,筹用经也,其盐课之盛,无过两淮矣。“”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可见,清朝历代对盐业的依赖,也纵容了盐商们的奢侈。因为行业垄断,即使课税高,其利润也是惊人的。曾参与道光盐业改革的魏源就说过:淮盐场商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利润估计超过五成。

不过,皇帝的银子也不是那么好赚的。除了课税负担不断加大,层层官府的盘剥,私盐的泛滥,都让两淮盐业出现了衰落。而真正对两淮盐业造成打击的,是清*府放弃纲盐制度,改“纲盐法”为“票盐法”。改纲为票打破了扬州盐商垄断两淮盐业的局面,使一般商人皆可行盐,使“盐如百货之通流”,扬州盐商失去赖以生存的垄断根窝,直接导致总商破产。

扬州盐商,虽然富可敌国,富甲天下,但在历史的洪流中,终不过是南柯一梦。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可敌国都不能形容盐商了,盐商到底有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