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诺一家是做什么的?
是国内第一家做海外就医,年成立,只做一件事——医院合作,拯救重大疾病患者生命。1、首家医院合作;2、6、7年前开拓英国市场;3、医院合作;4、疫情期间,医院,顶尖专家合作;5、只做严肃医疗、服务重症患者;6、让重症患者有更多选择;7、商业模式:给患者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
二为什么要出国看病?
1、中外医疗有差距;
2、中国顶尖患者;
3、更高治愈率,一倍以上差距;
4、希望活下来;
5、美国新药上市后需要三到五年国内患者才能用上;
6、最新药物的临床实验,PD-1。
三中外差异越来越小,未来还有意义吗?
1、目前差异太大了,短期内很难拉平;
2、希望差异越来越小,需要时间。
四疫情前盛诺一家规划?如何疫情中渡过难关的?
1、疫情对盛诺一家是毁灭性打击,年剩10%,掉90%,至暗时刻;
2、年8,9月份美国对就医签证开放,业务开始回升,年恢复到疫情前,又受疫情影响;。
3、得益于年融了笔钱;
4、履次错误预判形势,太多艰难。疫情后又融了笔钱;
5、创业不是人干的。
五应对方案?
1、削减成本,过紧日子;2、聚焦确定的主业,核心业务,砍掉非核心业务;3、看好现金流务,持续正向自有现金流;
4、开拓国内业务;
5、对未来不要太乐观,能融钱还是融钱。
六未来海外就医市场?竞争对手情况?
1、行业是刚需;
2、经济再差,高净值人群救命钱还是有的;
3、年有家,疫情让同行越来越少;
4、是个很窄的行业,很难爆发增长;
5、高端客户不差钱,国外顶尖医疗资源是门槛。
七疫情发生对海外就医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变化?
1、弊的方面:障碍多了,对未来预期降低;
2、利的方面:活得更明白,认识到很多事干不成,悲观理性看清大势,乐观面对大势,创始人不要太自责,放过自己;
3、Justdoit,Justtryit。
八海外就医主要的客群来源?市场空间有多大?
好的市场推广都是不花钱的,花钱的都不是真有价值的推广;
客群来源:
1、老客户介绍新客户,圈子分享占60%;
2、渠道,保险公司、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现代的家族办公室,是金融、法律、财务、税务专家顾问团给一个家族提供包括资产管理、遗产规划、日常财务、企业管理、上市咨询等顾问工作);
3、国内医生推荐,医药代表。
九什么样的患者和疾病适合出国就医?出国就医的需求目前集中在哪些疾病领域?
1、重大疾病,重症患者;
2、复杂性儿童先心病;
3、国内国外专家先会诊。
十我们和外国的治疗差距在哪里?设备,方式路径?药品?
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更新的药物、更权威的专家、更先进的理念,更好的服务。
十一、出国就医的费用?患者在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
1、会诊费:元/40分钟;
2、转诊费:医疗费;
1)美国癌症患者就医万,参加临床实验PD-1,药物免费,儿童先心病万;
2)英国癌症患者就医60万;
3)日本癌症患者就医70万;
3、服务费:一条龙服务,解决患者出国就医的所有服务。医院选择、预约、签证、国外吃住行、翻译等全套服务。
十二、海南医疗先行区是否能更好的对接跨境购药和海外医疗资源?
1、盛诺一家在海外设了一家诊所;
2、医疗本地化,先和国外专家会诊,根据治疗方案,美国上市新药在博鳌有,就在国内;
3、解决部分问题。
十三、如果治疗没成功,怎么处理?
1、承诺治好的都是骗子;
2、对接全世界顶尖医疗资源,任何病没法保证%治愈;
3、和患者签约:合约能做什么,风险告知承诺书,事先告知患者所有风险;
4、服务理性客户,服务经济能力强客户;
5、人不能决定怎么生,但是可以决定怎么死去。
十四、东南亚国家(比如泰国日本)和欧美国家(比如英国美国)海外就医的各自优势是什么?
1、全世界医疗水平最高的是美国,医药研发投入占GDP18%,科研在美国;
2、欧州医疗水平最高在英国,性价比高,肿瘤,儿童先心病;
3、日本早期癌症手术;
4、东南亚在泰国,性价比高。
十五、如何科学遴选国外的医疗资源?找到正确的医生和医疗方案?远程比例是否上升
1、11年目前有比较成熟的数据库;
2、疫情期间远程比例上升。
十六、如何看待银行保险行业为客户安排的海外就医?这是一个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1、能够买保险的都是健康顾客;
2、肿瘤发病千分之四,建议大家买靠谱的健康保险。
十七、给医疗健康行业创业者建议?
1、没创业的不要干;
2、已经创业的就坚定不移干下去,拼死干成,过苦日子,主业整合好;
3、备足粮草;
4、缩小:减少费用;
5、做大:建生态,彼此赋能,做大蛋糕,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分蛋糕。
总结抱团取暖,悲观中保持乐观
《七律念郭生荣兄》
塞外从*策马行,
人间仰慕一生荣。
神州祈愿无灾恙,
燕赵修合有霁虹。
踏过千山重岭路,
迎来半世美誉声。
曾经壮志新兴地,
且看参天万古松。
——柏煜、*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