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无论是各省市卫健委提出的中药预防方案,还是多版的诊疗方案中,有一味药被反复提到,它就是“补药之长”——*芪。
“十方九芪”“无芪不成方”,*芪作为中医药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传承两千八百余年。
*芪味甘,性微温,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亦作*耆、*蓍亦称戴糁、王孙、绵*芪、独椹、蜀脂、百本。
这些别名均与其生长形态有关,同时也折射出它的药物功效。
“百”为数量大的意思。“本”《说文解字》云:“木下曰本。”即指植物的地下根系。“本”还具有源头、基础的衍生含义,意即本源。
“百本”一名不但形象地展示出*芪的地下根系形态,而且也从中揭示*芪对人体的补气之能。*芪功善补气,并通过其补气作用而对人体有众多效用。因此,“百本”之名包含了以气为本、化生百态的意义。
北朝药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载:“*芪第一出陇西,色*白、味甜美,今亦难得……”
唐代《药性论》云:“虚而客冷,用陇西*芪”。
明清时期《巩昌府志》物产部中记载,*芪为陇西的重要物产。
唐宋以来民间百姓亦有食用*芪粥来养生的习惯,白居易有一首《斋居》诗写道:“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苏轼诗中的一句“*芪煮粥荐春盘”也道出了苏轼是食用过*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
如今,*芪不但是中医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而且也是寻常百姓养生保健的必用品。
原产地*芪
天然种植品质一如既往
金盏银盆菊花心现切新品肉质饱满陇西*芪因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分含量高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认证和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近年来,陇西县年加工*芪3万多吨,产值达6亿多元,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芪药源基地。
陇西*芪畅销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及制药企业,成为国药集团、云南白药、扬子江、汇仁、地奥、天士力等国内大型中药企业的首选。
围绕*芪功效,开发了贞芪扶正颗粒等产品,久负盛名。
同时销往香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到吨,创汇多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