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汗出
石某,男,22岁,晋县农民。99年8月8日初诊。
由骶部至颈部,沿脊柱出汗,量多,疲乏无力,纳呆,腰痛,尿有余沥,大便正常,已年余。
舌正常,苔薄白。脉无力,尺脉尤甚。
证为气虚表不固所致汗出。治以补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减。
*芪5g,炒白术0g,麻*根0g,甘草6g,防风0g,茯苓0g,鸡内金0g,*参0g,小麦20g,焦三仙各0g
5剂。
8月5日二诊:药后病未见变化,舌脉如前,上方加鹿角霜0g、狗脊0g、益智仁0g,5剂。
8月22日三诊:药后汗出大减,尿已正常,但仍腰痛,纳增,舌正常,苔薄白,脉沉无力。上方去鸡内金、焦三仙,连服9剂而愈。
自汗出,乃气虚表不固,故用玉屏风散治之,服药无效,方考虑脊柱为督脉所过,尾骶部属督脉管辖,此病系督脉为病,督脉是阳经经脉的总纲,统摄全身之阳脉,维系人身的元气。《素问·骨空论》谓:督脉“贯脊属肾”,肾虚则督脉虚,故见腰痛,尿有余沥,尺脉无力,故方中加鹿角霜、狗脊补督脉益肾气,益智仁补肾缩尿,*芪、白术补气固表止汗,*参、茯苓、白术、甘草为四君子汤,健脾益气,麻*根、浮小麦收敛止汗,防风祛风,鼓舞脾胃之气,鸡内金、焦三仙助消化,以增进食欲。
自汗出,补气固表,固然正确,但汗出见于督脉所辖部位,乃督脉虚,不能固摄而汗出,故于固表方中加补督脉药则效著。
拓展阅读:
医之以讹传讹者多矣--间歇性跛行案
一知半解中医医理误人不浅--早泄案
梦遗滑精《伤寒》、《金匮》方在男科病的应用治小便遗精白浊方-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下》
作者:李士懋,田淑霄;编辑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旨在传播中医知识,喜欢李老的著作欢迎购买正版图书。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