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如何防治
//低血压的食疗与调养
(一)血压低辨证治疗
///低血压
1.气血亏虚型
患者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口唇、面色苍白等症。
治法: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中成药: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食疗方法:牛肉、黑芝麻、黑豆、大枣
穴位保健:关元、太溪、血海、气海
2.气阴两虚型:
患者多表现为心慌,气短,血压较低,伴有脘腹坠胀、面色萎*,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滋阴,宁心安神。
中成药:生脉饮
食疗方法: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开水代茶饮用。*芪、百合、莲子、山药等煲粥喝
穴位保健:三阴交、足三里
3.肝肾不足型
患者多表现为头晕耳鸣、目眩、失眠多梦、咽干舌燥、腰膝酸软、盗汗、脱发、乏力。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中成药:五子衍宗丸、杞菊地*丸、知柏地*丸等
食疗方法:桑椹、葡萄、猪肉、猪肝、鹌鹑、鹌鹑蛋、兔肉、青蛙、鸭肉、鸽肉、乌骨鸡
穴位保健:涌泉、肾腧
4.心肾阳虚型
患者多表现为腰膝酸软、腰冷痛、小便余沥,气短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等
治法:温补心肾,振奋阳气
中成药:天王补心丸+右归丸,或天王补心丸+金匮肾气丸
食疗方法:芒果、樱桃、榴莲、羊肉、狗肉、鹿肉等温补心肾之品。
穴位保健:劳宫穴、神门穴、大陵穴
5.肾精不足型
患者多表现为早衰,脱发齿松,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精神呆钝,健忘,舌体瘦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肾精,充养脑髓。
中成药:六味地*丸、河车大造丸
食疗方法:多食一些填补肾精的食物,黑芝麻、桑葚、何首乌等。
穴位保健:命门、涌泉、神阙、神门
如果出现兼有痰湿,舌苔白腻,则加用二陈丸;
如果舌苔*腻,兼有湿热,可以加用二妙丸;
如果兼有瘀血舌质暗,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
(二)常用食疗药膳
(1)*参莲子糯米粥(《偏方秘方治疗百病》)
*参20克,莲子20克,红枣6枚,糯米50克。
益气补血,升血压。
将*参、莲子、大枣在凉水中浸泡,待泡胀后捞出;再将糯米用水淘净,与*参、莲子、大枣同入锅中,加适量水,以文火煮烂。
气血亏虚引起的面白、多梦、指端凉
(2)山楂肉桂红糖汤(《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山楂30克,肉桂3克,红糖适量。
振奋心肾之阳,祛寒止痛化瘀。
将山楂、肉桂共入锅,加水ml煮,去渣取汁,调入红糖即可。
心肾之阳引起的面白、多梦、指端凉
(3)龙眼莲子猪肝粥(《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龙眼肉20克,莲子30克,猪肝克,糯米60克,盐、*酒适量。
健脾补血,益气补虚,养心安神。
将龙眼肉、莲子、猪肝洗净;莲子去皮、去心;猪肝切成片状备用;糯米淘洗后,与龙眼肉、莲子同入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放入猪肝、食盐和*酒,等猪肝熟透即可食用。低血压患者可经常食用。
心脾两虚引起的汗多、低热、手脚热
(4)*精大枣炖鸡(《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精20克,红枣10枚,鸡肉克,盐、酒、味精各适量。
补益气血,滋阴健脾,养心安神。
*精洗净,切片;红枣去核、洗净;将*精、红枣与鸡肉一起入锅;加入盐、酒和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至鸡肉熟烂,调味即可。
气阴两虚引起的汗多、低热、手脚热
(5)红枣羊骨粥(《常见疾病的食疗与食补》)
羊胫骨2根,红枣20枚,糯米克,食盐适量。
补益脾肾,养血益胃。
取羊胫骨2根敲碎;红枣20枚洗净去核;二者与克洗净的糯米共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粥熟后加少量食盐调味。
脾肾亏虚引起的腹胀、浮肿、晨起腹泻。
(6)萝卜生姜羊肉汤(民间方)
白萝卜克,生姜3片,羊肉克,陈皮10克,食盐适量。
益肾壮阳,行气导滞。
白萝卜洗净、切条;羊肉洗净、切片。用素油起锅,放入羊肉、姜片、*酒,翻炒片刻,加适量清水、陈皮和细盐,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半小时,倒入萝卜条,再煨至羊肉烂熟,调味即可。
肾阳亏虚兼气滞腹胀、浮肿、泻而不爽。
(7)干姜粥(《百病食疗全书》)
干姜15克,粳米60克。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
将干姜洗净切成细末;粳米淘净;然后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煮烂成粥。
中焦虚寒引起的唇甲发绀、夜尿频。
(8)山药羊骨汤(《常见疾病的食疗与食补》)
羊脊骨1具,山药50克,青小米50克,葱、姜、食盐各适量。
补髓养心、润肺泽肤。
将羊脊骨洗净敲碎,煮沸后捞出羊骨留汁;加入山药、青小米及适量清水煮汤,汤沸后加入葱、姜、盐等调味。
心肺肾气阴亏虚引起的唇甲发绀、夜尿频。
(三)六字诀吐纳法
除了上述调养之外,给大家推荐一套六字诀吐纳法调补五脏升压方法。
它是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而补气升压。
预备式
两足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与脚尖平,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呼吸法
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
调息
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
一、嘘字功平肝气
嘘,读(xū)。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嘘气功可以对治血压低伴有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二、呵字功补心气
呵,读(hē)。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呵气功治血压低伴有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三、呼字功补脾气
呼,读(hū)。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功治血压低伴有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四、呬字功补肺气
呬,读(sī)。口型:开唇叩齿,舌微顶下齿后。
呬字功治血压低伴有肺气虚经常感冒、出汗、鼻塞之人。
五、吹字功补肾气
吹,读(chuī)。口型为撮口,唇出音。
吹字功可治血压低伴有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六、嘻字功理三焦
嘻,读(xī)。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
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血压低、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方法:六字诀全套练习每个字做六次呼吸,早晚各练三遍,日久必见功效。
朋友们,您了解了血压低如何防治了吗?其实,血压低并不可怕,只要您掌握调养技巧,很快会恢复正常的。怕的是您不重视,仍然“透支生命”或乱补生疾。维持血压正常的核心是保护好心脏,协调五脏关系,别让脏腑关系紊乱给我们的血压“雪上加霜”。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您能在每天清晨,太阳旭日初升和傍晚日落之时练一下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就会把肝、心、脾、肺、肾、三焦之气,练得足足的,这样血压自然会恢复常态,你也必然会元气满满,精气神十足!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