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杜雨茂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集锦临床
TUhjnbcbe - 2021/12/27 0:49:00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肾衰Ⅵ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石鹏

(医院肾病中西医科)

2.2观察项目①观察治疗中医症状积分,参照文献[2]方法分为无、轻、中、重四级,分别记为0、1、2、3分,治疗前后每例累计积分统计。②观察治疗前后SCr、BUN、Hb、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及肝功能、血脂等变化。

2.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CRF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血肌酐降低≥20%。(2)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血肌酐降低≥10%。(3)无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血肌酐降低≤10%。

2.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运用统计软件SPASS11.0处理数据。

3结果

3.1中医症状的变化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29

17.10±4.62

9.38±4.13*

对照组

28

18.23±5.45

12.42±5.74

3.2两组主要指标变化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降低尿素氮、血肌酐方面优于对照组。而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尿蛋白、尿潜血、血清离子及血脂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BUN、SCr明显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UN、SCr的比较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BUN

24.38±12.61

16.35±7.32*

25.65±12.24

20.31±8.34

SCr

.56±.32

.19±.38*

.53±.47

.57±.82

3.3两组总疗效比较

表3肾衰Ⅵ号方总体疗效(P0.05)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有效率(%)

治疗组

29

19

8

2

65.52*

93.10*

对照组

28

10

9

9

35.71

67.86

4讨论

杜雨茂教授对慢性肾衰竭(CRF)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CRF系脏器衰败,浊*壅滞,气机不畅,虚实夹杂,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特征;对其治疗应协调阴阳,以平为期,不可太过,因温阳可伤阴、助热,滋阴可抑阳、助湿,清热可伤阳、碍湿,祛湿又可伤阴、助热。于是,他在经方小柴胡汤和五苓散的基础上化裁而成肾衰Ⅵ号方。此方是杜老治疗慢性肾衰系列方之一。该方选用“和”法,小柴胡汤与五苓散合用,可扶正祛邪,疏利三焦,助膀胱气化,通调水道,利湿泄浊,与慢性肾衰的正虚邪实,浊*弥漫三焦的病机相符,使经方在治疗难治性疾病中发挥其作用。方中西洋参可补五脏之气阴、安五脏,*芪、茯苓、白术可健脾利水,柴胡、*芩可清解郁热,疏利三焦,通畅气机,并可清利湿热;半夏、生姜可调和脾胃而止呕,方中的五苓散可助膀胱气化,利湿祛浊。加大*、红花、丹参均为活血祛瘀之良药,切合慢性肾衰的病理特征,诸药共奏补气健脾、疏利三焦,化瘀泄浊之功效。本方诸药平和精当,补而不腻,攻而不俊,符合慢性肾衰患者身体虚弱,用药宜平和的契机。总之肾衰Ⅵ号方依据中医理论、构思精巧,是在大量临床基础上提炼的精华,在临床应用中取得很好疗效。纵观目前中药治疗慢性肾衰,“和”法已被认同,成为趋势。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编辑:郭丽娜审核:刘艳

戳这里,阅读原文进入陕西杜氏肾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杜雨茂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集锦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