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5日上午,在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召开了首都医科大学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听力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参加人员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声音和振动研究院听力学系主任DanielRowan和李国平博士;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旭院长、全海英副院长和张宽副院长,首都医科医院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听力学教研室王硕主任和听力学干事徐天秋。双方就未来继续开展听力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设想进行了卓有成效地讨论。
首都医科大学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我国正规化听力学本科教育项目的师资筹备工作,于年开办了第一届听力学专业方向本科教育项目。首都医科医院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做为听力学理论与教育实习基地,至今培养听力学专业方向本科生与研究生近名。为了进一步提高听力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对于听力学的理解,于年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启动了听力学本科专业外培项目,即前两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学习基础课程,第三年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学习听力学课程,第四年在首都医科医院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完成听力学剩余课程学习、临床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学分互认。该项目目前已经开办两届,共7名学生入选外培项目。
首先,张旭院长表示,学生对外培项目的开展具有很大热情,已经学成归国的学生收获颇多,感谢南安普顿大学听力学系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的大力帮助,并希望外培项目继续开展下去,并期待探讨更多的人才培养模式。
DanielRowan主任感谢与首都医科大学的愉快合作,并表示学生在英国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感受,做到学业知识性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平衡,使学生能更好的融入课堂。DanielRowan主任同时介绍了英国听力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南安普顿开展的一些科研课题项目,并期望未来可以在教育与科研上开展更深入合作。
李国平博士是首都医科大学听力学本科教育项目2年的毕业生,现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李国平博士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听力学相关工作的心得,做了题为“ThechangingstoryofAudiology”的汇报,期望在科技创新时代,作为多学科交叉的听力学专业人才可以通过运用生物工程学科知识,更好地在听力学行业领域施展才华。
王硕主任首先对我国开展听力学相关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总述,并强调自年《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进入教育部高等学校普招目录后,相继有6家大学开办了此专业,这说明“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是机遇也是挑战。此外,王硕主任对首都医科大学听力学本科教育项目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希望未来能够通过采取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临床型、科研型或复合型听力学专业人才。
此次讨论会,经过双方讨论与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未来首都医科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将在中英听力学教育平台上,开展外培听力学本科生培养项目和听力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并期望在共同感兴趣的科研项目上开展博士学位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