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便民信息/商务合作/有奖爆料
-
据《安国县志》记载:悠久的药业,使安国人民很早就懂得了“药物养生”、“医食同源”的道理。古既有“山药蘸蜜糖,吃了寿数长”之说和家家水缸泡“贯众”以防瘟疫之举,又因山药性甘平、补脾胃、益肺肾,贯众解*之效。
清代雍正已酉(年)祁州进士刁显祖著名之作《祁阳赋》载“香椿为荐盘珍味,蒜台亦食品佳苗”“薏米胜雕菰之饭”“土豆冠环蓣之肴”、“瞻苏记于简册,醪枣制以薰烧”。
这说明在清朝中期安国群众就已把“香椿”、“薏米”、“大蒜”和“枣酒”作为食疗佳品了。当时的宫廷御膳所用薏米即专由安国进贡。而在这一时期,安国药业达鼎盛期,这里年年春秋两次庙会,春五(个月)秋七(个月),连接不断,全国药商云集于此,南药换北药,东西大交流。随之各地药膳食疗之方、延寿益年之术亦在这里得到交流传播发展,甚至一些宫廷药膳及其他民族药膳也传入安国。同治年间(-),安国城内有酒楼饭馆30余家,较大规模的酒店有宴宾楼、三义馆、顺兴、仁和饭庄,均有药膳菜谱。
民国初年(约年左右),“*芪八宝鸡”“栗子鸡”“八宝莲子粥”等药膳即从承德传来。
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改革开放*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加之安国药市的恢复和扩大,药物保健品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医药界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重视。传统药膳也很快发展起来。有不少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友人食用药膳后,给予高度评价。年4月,诗人韩克华来安国参观后,写《赞天下第一药市》诗中有“宴请宾朋用药膳,药浴除病济世汤”的诗句。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药物膳食已入“寻常百姓家”。而安国市城区,有能力烹制药膳的餐馆酒店已有多家,且药膳品种丰富、价格适中,食用方便。
年,“安国药膳”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来源:今日头条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投稿-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安国今日信息便民服务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