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说
医者不贵乎识药,务贵乎识病。病情识透,则温凉补泻之药,无不皆起死回生之物。如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轻病变重,重病致死。医之用药,岂可草草乎哉?!故喻嘉言先议病,后议药,而用药无有不当。谨将王叔和所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而申论之。夫人身之阴阳,犹天地之阴阳,阴阳和而万物生,阴阳乖而灾变至。如旱魃为害,赤地千里者,阳盛极也。须沛然下雨,而万物得苏。犹病人之胃火内燃,将津液烁干,必得承气之药以釜底抽薪,则火不致燎原而莫遏矣。又如冰坚地坼,雨雪交加者,阴盛极也,必得赤日暄暄,东风袅袅,然后冰可释而雪可融。即如病人阴寒内伏,阳气逃亡,必得温热之剂,则阳气复而阴寒去矣。如其倒行逆施,则何异抱薪救火,雪上加霜哉?!然而天地之阴阳易明,人身之阴阳难测。往往有阴盛格阳之证,外皮如烙,而内属寒极者。若见其皮肤之热,而用寒凉之剂,则阳遂亡矣。又有阳盛格阴之证,四肢厥冷,而邪火内燔者,倘见其外表之寒,而用温热之药,则肠胃焦枯矣。然何以别之?曰:必察脉理可晓。脉之滑数有力,按之不衰者,乃实热也。虽有四肢厥冷之症,凉泻之药所必用矣。如脉沉细且迟,或浮大而散,或细数无根者,皆阴寒之证也。虽皮烙唇焦,而温热之剂尽可服矣。虽然,桂枝之温,只温在表,而于里寒,则力不胜任矣。至于承气,只泻胃火之在血分者。胃经气分之火,尚属膈膜,况别经之火哉。医者欲求其治病之如鼓应桴,出于水火而登衽席者,非精脉理经络、各经之表里气血,以及药性之达于何所,则不可!拓展阅读《舌诊十讲》论肝郁
肝郁有很多种表现,还有很多兼夹症状,引起肝郁的原因也有很多。很多初上临床的医生或者中医爱好者,碰到肝郁的情况时就只想到用柴胡,其实是不太妥当的。
那柴胡什么时候用?柴胡有升提的作用,有解表退热的作用,有疏散外邪的作用,应分清证型,对证使用。当我们碰到有外邪入侵的时候,如果有肝郁,常常配伍柴胡。此外还有些肝郁柴胡并不是首选:
如果是寒凝肝经引起的肝郁,柴胡就不是首选,可以选用吴茱萸+干姜。
如果是血分郁滞引起的肝郁,柴胡也不是首选,可以选用川芎+香附甚至当归。
如果是肝经郁热引起的肝郁,柴胡也不是首选,可以选用赤芍+栀子。
如果是肝胆热郁还夹有湿邪的湿热问题,柴胡也不是首选,可以选用茵陈。
如果是阴血不足引起的肝郁,或者肝阳偏亢,更不要用柴胡,用酸枣仁补益阴血才是合适的。
回到开篇我提到那个问题,为什么男科肝郁引起的阳痿,柴胡不是首选,而首选白蒺藜呢?《本草害利》说白蒺藜苦辛而温,疏肝而散风胜湿,破血催生,通乳闭,消癥瘕。可见白蒺藜这个药不仅疏肝而且祛风胜湿还活血,特别契合阳痿病肝郁常常夹湿与瘀血的特点。
最近在读《舌诊十讲》内容很精彩,对临床舌诊很有帮助,推荐给大家。
相关阅读:毋盛盛,毋虚虚,而遗人夭殃;毋致邪,毋失正,绝人长命论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王雨三治病法轨》
作者:王雨三,编辑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