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又名*耆、北芪,是中药补气药中最为常用,且功效显著的一味药物,除能治疗因气虚引起的多种病症外,更有良好的保健防病作用。*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多年了,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芪色*,为补者之长故名……”。《本草汇言》载“*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之药也……”。《本草逢原》载“*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
*芪的功效
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