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多种肾病的主要表现,也是导致尿*症的高危因素,需要通过多种方法使其缓解。
消除尿蛋白大家想到的是激素类药物,因为激素副作用大,有很多的患者不想用激素,怎么办?要想把尿蛋白降下来,其实西医可以做到的事,中药也能做到!
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施治”,这里的“证”并非西医的“症”,而是指证型,可显著降低尿蛋白。比如:系膜增生、内皮细胞增生、细胞性新月体肾病,属于风湿之邪袭扰肾络,需要疏风清利湿热。出现了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球硬化、球囊粘连、间质纤维化的肾病,属于痰浊雍滞,需要活血通络化瘀等等。
同时,中药当中也使用免疫抑制剂,比如雷公藤等,如单独使用这些药物,要么效果不理想,要么*性太大,所以需要通过中药配伍来消除其*性并提高疗效。也就是说中医强调“辩证施治”与“君臣佐使”。
中药治疗的几种作用1、降低尿蛋
白尿蛋白的病因有多种,有的是肾小球毛细血管伴机械屏障受损,有的受损的是电荷屏障,中药通过停止屏障受损、促进血管壁修复,来达到降蛋白的目的。*芪、当归、公英、连翘等中药,能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减轻并修复基底膜的损伤,提高肾血流量,使肾小球逐渐修复。
2、减轻西药副作用
用健脾补肾、温补肾阳中药,可以消除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3、改善肾功能
肾病治疗的关键是要把蛋白降下来,体内漏出蛋白是因肾脏供血差、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硬化和纤维化,加重肾功能受损。活血中药比如红花、川芎等,能松弛肾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肾脏血流量。银花可抑制免疫复合物和肾脏纤维化。白术及山药等,可增强抵抗力,修复病变的肾脏上皮组织。
所以说,中药消除尿蛋白与降肌酐,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脏微循环,以及解*泄浊,从而从根本上起到减轻肾脏缺血缺氧状态,纠正肾性贫血及抗肾脏纤维化等目的。增加了肾小球的有效灌注量,降低了肾小球内压,同时也就降低了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延缓和控制了肾小球的硬化进程。
因此,中医中药在治疗肾病中发挥了西药无法替代的作用,用中药消除尿蛋白与降肌酐,不仅靠谱,而且还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