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说到气血不足,气血亏虚,想到的第一个中药就是“人参”。然而,在中医药界,还有一个“补气之王”,他就是——黄芪。
黄芪
味甘,性微温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医药学经典对黄芪补气功效都曾介绍
《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主补虚,小儿百病。
《本草经集注》:味甘,微温,无毒。主补虚,小儿百病,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益气,利阴气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甘,性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黄芪之用,专能补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均入之。
《本草经解》:气微温,味甘,无毒。主补虚,小儿百病。补形不足也;益精不足也。
《药性歌诀》云:“黄芪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
当今医学对黄芪研究的表明,黄芪主要有以下几点特殊应用:
1、增加抵抗力
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着增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2、保护心血管
黄芪能加强正常心脏收缩,对心脏有强心作用。同时能使冠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3、保肝护肝
黄芪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转阴也有一定作用,但本品单独使用效果不佳,需结合复方使用
4、降糖调脂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而对胰岛素低血糖无明显影响。
5、祛痰除湿。
黄芪具有中等的利尿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痰湿体质的人以利小便,除痰湿,有效的调理身体。
而同样的,“是药三分毒”,食用黄芪时同样有些许禁忌症
1、禁止过量服用。经过研究发现,黄芪在30g以下使用,黄芪具有降压作用,而超过30g,则能升高血压。
2、阴虚或者湿热体质者慎用黄芪。
3、肺结核患者。
4、孕妇。黄芪易化热影响胎儿,容易滑胎。
推荐食用方法
1、黄芪红枣枸杞茶
成分:黄芪3片、枸杞5颗、红枣(去核,掰)2粒,冰糖适量
方法:1、水开后,调中火,将枸杞、黄芪、红枣都放进锅里,熬煮30分钟。2、加入适量冰糖,倒出饮用。3、红枣和枸杞可捞起食用
功效:适宜体虚自汗症者,也可美容养颜
2、当归黄芪党参乌鸡汤
具有:补气益血,益脾养胃之功效
对女性经常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调理作用。,对男性具有固本益元、补中益气、滋阴养阳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