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让孩子的大脑自由》,深受启发
今天就借着这本书聊聊宝宝大脑的成长和发育
怎么教出聪明、快乐的宝宝
首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宝宝的智商是取决于遗传还是后天的培养?
目前科学界达成的共识是,认为一个人的智商,先天的遗传基因与后天的培养各占一半因素,也就是说50%是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另外50%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来提高的。
所以说后天的成长环境、教养方式,对于宝宝的智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那么想培养聪明的宝宝,到底要培训什么能力?
这本书里给出的思路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代表他的大脑要具备七种能力。
1.记忆力、2.推理跟解决问题的能力、3.探索的欲望、4.自控力、5.创造力、6.语言沟通能力、7.解读非语言沟通的能力
记忆力:
能够拥有超强的记忆力是件特别令人羡慕的事情,一篇文章有人要背一天,有人看一遍即会。一些超级学霸都是有着过止不忘的本领,记忆力是聪明大脑的必备要素。
推理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大家有机会看看《密室逃脱大神版》,邀请了一群高智商学霸根据线索推理解开谜题。能够把自己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深度加工、逻辑推导的综合能力。
探索的欲望:
探索力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旺盛的好奇心以及创造力。小月龄宝宝刚会走,什么都想摸,什么都往嘴里放,什么都想打开看看。
再大一些的宝宝,是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每天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家长就是要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带领宝宝一起探索这个世界。所以宝宝想让保持好奇心,爸爸妈妈一定要注重早期的培养,宝宝对所有事物都好奇,在安全地前提下就不要阻止宝宝的行为。
宝宝一天问为什么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地认真回答,千万不要一抓狂地让他闭嘴。
自控力:
自控力也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比如说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坚持忍耐更长时间不吃棉花糖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所以当孩子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上,拒绝其他信息的诱惑,才能把一个事情真正的做好。
自控力是可以经过后天的训练,经过爸爸妈妈的长期协助锻炼,小朋友的自控力都会有显著提升。
创造力:
创造力也就是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是无限的。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善于观察这个世界,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现象,都可以将背后的知识、原理普及给小朋友们。
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沟通能力就是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音乐启蒙,可以给刚出生的宝宝听世界各国的语言的音乐,这本书上也有类似的理论,意思是每个宝宝一出生是有有能力学全世界任何一种语言的,到了6个月后,宝宝就开始慢慢只能聚焦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语言当中了,当宝宝到一岁左右的时候,他的大脑就只对过去6个月所接触的语言有所区别力了。
也就是说,一个日本宝宝,从小有人跟他说英语,他的英语发音一样会很标准;但如果从小没有人跟他说过英语的话,那么它到一岁的时候,他就很难分辨英语上结发音规则了,因为英语的一部分发音是在日语里面不存在的,所以日本人的英语发音特别生硬。
可见,语言能力的飞速发展是有一个窗口期的,错过了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有条件的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出生后用双语跟宝宝说话,妈妈说中文,爸爸说英文,那就可以培养一个双语宝宝。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语言交流必须是真人面对面的交流,用外语和宝宝进行互动,只有真人交流宝宝的脑内神经元才会记录下这门外语的发音规则、语音词汇以及语法。
解读非语言沟通的能力:
解读非语言的能力其实就是理解力,一句话真实的潜台词、弦外之音是什么,有的人能立即反应过来,有的人就无法理解,这就是理解能力的差异。刚出生的小宝宝需要家人持续地面对面的交流,不停地与小宝宝聊天,让他解读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另外学习手语对于认知能力的促进也是有帮助的,科学家们发现口语跟手势是共用同一个神经回路,这也是为什么在宝宝小的时候让他多运动,运动对于语言发展也是有所助力的。
也就是说这七项能力高,说明这个人会更聪明,大家不妨带入自己,看看自己的这七项能力表现的如何。
怎么样才能培养聪明的宝宝呢?
本书作者给了4个答案:
1.母乳喂养、2.多和宝宝说话互动;3.玩游戏;4.表扬孩子的努力而非聪明
母乳喂养
脑神经科学家发现,喝母乳的宝宝比喝牛奶的宝宝要更聪明
究竟母乳有什么样子神奇的魔力呢?因为母乳当中有一些成分对宝宝的大脑神经元的发展特别重要,而目前是配方奶所无法合成的,例如牛磺酸
所以建议妈妈至少应该喂母乳到宝宝6个月大,为宝宝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多和宝宝说话互动:
爸爸妈妈不要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什么都不懂,往婴儿床上一放就什么都不管了。而是在宝宝醒着的时候,要多让宝宝看到爸爸妈妈的脸,同时要化身为话痨,不停地跟宝宝交流,在6个月之前脑神经是不断在发育的,语言上越刺激,大脑发育越好。
等到宝宝2—3岁左右开始说话时,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识的词汇以及IQ都会明显的比较高,而且这个差别非常的明显,所以想要培养出聪明的宝宝,请记得要不断的跟6个月之前的孩子说话。
与宝宝互动时请坚持几个原则:
1,一定要是真人面对面的互动,让宝宝看到大人的脸。
2,要说标准的句式,语句完整,语速慢,发音清楚
和宝宝玩游戏:
玩游戏是小朋友学习的最佳方式,有助于宝宝大脑发展的游戏是那种开放式的、没有脚本的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的游戏,宝宝当医生,妈妈当护士,爸爸当病人;或者宝宝当厨师,妈妈是服务员,爸爸是客人;如果家里有两个小朋友,那就更方便了,让他们自己决定玩什么扮演游戏,如何制度规则,一切让小朋友们自己决定。
这种扮演游戏非常有意义,因为这类游戏能够极大帮助孩子发挥想象力。
玩这一类型的游戏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展。宝宝会更有创造力、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力也会更高,同时人际关系也会更好,甚至能够提升孩子的自控力以及社交行为的能力。
所以从现在开始陪宝宝玩起来,这个过程能够帮助他变得更聪明的好方法。
表扬孩子努力,而不是表扬他聪明
大多数家长夸奖宝宝习惯性就说“宝宝好聪明啊”
事实上科学家建议不要直接夸聪明,当一个宝宝经常性被夸聪明,宝宝会认为:
1.如果我这件事情做的好,是因为我天生聪明,不是因为我的练习和努力完成的。
2.小朋友很容易出现问题畏难的情绪,如果一个任务比较困难,小朋友更容易就放弃。那是因为小朋友惯性认为万一做得不够好,大家就会发现我其实没那么聪明,所以为了维持这个聪明的形象,会逃避那些困难的任务及挑战。
3.万一事情做失败了,宝宝更难以接受挫败、承认错误,比较容易情绪化,甚至自暴自弃直接就放弃。
所以夸孩子聪明其实无助于孩子变得更聪明,
那么正确夸奖宝宝的方式是什么呢?
请夸奖他的努力
当宝宝做得好的时候,爸妈不要说“你好聪明啊!”
可以替换成:“宝宝好努力啊!”“宝宝一直练习,所以这回成功了,真棒!”
被夸努力的孩子会有一种成长型的心理暗示
宝宝心里会想:我每天都要让自己超越自己,每天都要很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宝宝会把重点放在努力上面。
而这样孩子的抗挫力、自控力、主动学习的能力都会更好
怎么样培养快乐的宝宝?快乐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经过科学家的多年研究,结果发现一个人快不快乐、幸不幸福,最重要的影响力是:我们和其他人的良好关系,不是金钱财富,而是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际关系对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快乐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脑神经科学家认为,人际关系是对于一个人是否感觉幸福至关重要的因素
那什么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呢?
科学家发现了两个重要的大脑能力:
1.情绪调节能力,
2.共情,也就是同理心,
情绪调节能力:
科学家研究发现的那些情绪稳定、对别人友善,而且愿意跟别人合作的人,最受人欢迎,最容易拥有良好的感悟,包括爱情、友情跟亲情
那些脾气暴躁的人就很难交朋友,人际关系也会很差,
所以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才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情绪管理决定着未来生活幸福感,是一件需要被学习跟培养的工作。
因此我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情绪是本能,而情商则是本领,需要后天培养及学习
爸爸妈妈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