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五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峰会”隆重召开。
尊敬的各位来宾,线上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来发布《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首先看一下方法体系,包括管理规模、经营绩效、服务质量、发展潜力和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来考察企业的发展情况,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发展趋势,供大家参考借鉴。
目前全国约20万家物业公司,在其中我们优选并邀请到余家企业,近千家企业进行了数据填报。经过审核有余家企业符合要求,最后近家企业入围到百强企业。
整个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百强企业填报数据;二是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数据库及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公开的数据,包括我们从-年贯穿十五年的百强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数据。收到这些数据之后,也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第一步会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复核,此外还会通过公开信息以及统计局的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交叉复核,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现场复核,企业填报的数据经过复核存在疑义,或者没有填报的企业不会纳入本次研究的范畴。
下面从五个维度为大家解读今年的百强企业报告。同时今年也是百强研究的十五周年,也会作一下十五年的总结。
一、从管理规模来看
1.1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9%。
年,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9%,高出同期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速(11.18%)5.51个百分点。合约面积增至万平,高出管理面积近万平方米,奠定了未来增长基础。百强企业市场份额提升至52.31%,较上年增长2.6个百分点。
1.2TOP10企业管理面积均值3.55亿平方米,市场份额提升至12.84%。头部效应非常凸显。从增速方面看,TOP10企业在如此高增速的基础上呈现了34.24%的增速,又大又快,头部效应非常明显。
1.3规模扩张将为百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到年整个百强企业的的份额将突破64%。未来三到五年,整个扩规模依然是当前阶段的一个主旋律,同时也会推动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1.4第三方在管面积比例53.65%,比去年提升了6.54个百分点,多家企业第三方外拓的占比超过了80%,可见百强企业对于开发集团的依赖程度正在显著降低,以更独立的姿态驶入高速成长的阶段。其中,并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年是个并购年,交易金额达到了将近亿元,涉及的面积将近10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地产变局促进了百强企业收购节奏的加快。去年并购的特点首先是优质标的的增多,性价比比较突出,上市资金的资金非常充沛,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
1.5市场拓展能力显著提升,竞标与战略合作并举。竞标的能力,以及战略合作的能力,是企业长远的核心能力,百强企业的拓展能力在去年一年中有显著的提升。
1.6关联公司面积供给仍是压舱石,但占比明显减少。房地产开发百强企业销售面积的均值同比增长大概1.6%,这些销售面积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都可以支撑关联物业公司的规模继续稳步增长,依然是压舱石。从部分企业的表现可以看到,在整个百强企业里面,依然有超过七成的企业有开发背景,这些企业中有近五成是来自兄弟开发公司。这是目前的现状。
1.7百强企业深耕优势区域,战略布局核心城市群,服务密度持续提升。从业务布局来看,企业继续在深耕优势区域,加大核心区域的布局,来提升区域的密度和运营的效率,巩固核心优势。可以看到有61.34%的管理面积都是位于五大城市群,比年上升了2.41个百分点。
二、经营绩效方面的数据
2.1百强企业年的营业收入均值13.40亿元,TOP10企业.7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0.17%,是百强企业的3.53倍。进一步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2.2多种经营收入占比24%,增速23%,增速为基础物业服务收入两倍。年,百强企业基础物业服务收入均值10.22亿元,同比增11.72%。多种经营收入均值3.19亿元,同比增幅达23.01%。占收入比重约为24%,业绩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2.3去年,百强企业业主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各占一半,今年的数据有一个显著的变化,社区增值服务的占比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5%,比去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同时它的增长也非常高,达到了32.48%。百强企业共计开展超过30种社区增值服务,实现收入均值1.55亿元,同比增长32.48%。空间运营服务收入占比为29.96%,是第一大板块。美居服务、社区零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1.21%及17.02%;房屋经纪收入占比13.95%;家政服务占比4.52%;社区金融、养老服务、社区教育及汽车服务等业务收入占比在4%以下。
2.4多种经营占毛利润比重50.27%,多经占比与企业毛利率正相关。百强企业毛利润均值及净利润均值分别为3.37亿元及1.22亿元,多种经营占收入比重24%的情况下,毛利润贡献超过50%,成为百强企业提升利润的主要抓手。多经收入占比及毛利率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即多种经营收入占比高的企业一般毛利率也高。
2.5人力成本占比近60%,智能化对冲成本刚性上涨。百强企业通过各种智能化的投入对冲成本的上涨,最后的结果还是比较可喜的,会造成整个营业成本率有小幅的下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三、百强企业的服务质量的情况
3.1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夯实服务品质。
目前百强企业重点依然是放在标准化建设的层面,一个新的特点是不仅在建设标准化本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