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沽源县
张北,在世人看来,张北就是河北张家口市北部的坝上草原,就是张北县。这里连接内蒙古草原,在这里再向北进发,就是元朝曾经的皇都:元上都,也是后来清朝八旗中的蓝旗地盘,号称八百里金莲川。历史上游牧民族是这无边草原的霸主,祖上就是蒙元帝国的大神成吉思汗。
现在这里是张家口沽源县境内,一座写着“五花甸草原”的牌楼立在路边。
总有一种草原情结,一走进草原心就大了,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小了。我们一行37人行摄团正行进在草原深处,相机就是我们的第三只眼,拍摄的都是我们宽广的内心。
“这里自5月开始到10月每个月份都有花卉开放,草原就是花海”保安小伙子介绍着,就像介绍自己家的花园,一脸的自豪。
“五花甸”也是一处正式景区,有意思的是,这处景区被一条国道一分为二,有两座天桥架设在国道上,把道路两边的不同草原风景连在一起。北面是人工药用花卉种植区,南边是望不到边的自然野花草原。
首先进入北面人工种植区,金莲花、百合、黄芪还有不知名的花卉种植成艺术性的图案,一处风车,两三处秋千,四五间草屋、六七个稻草人,把这里装点得如诗如画。虽然如诗如画,浪漫小景,却与无边的草原连在一起,望不到边。
跨过高大天桥,就令你大开眼界,居高临下,无边草原除了弯曲的木头栈道,没有任何建筑与装点,只是在长长的栈道上串联很多木头凉亭,供游人休息。无边野花引导我们在栈道上走向深处,栈道下的野花野草半人多高,没有一个脚印。
最能代表这张北草原的是金莲花和地榆,金黄色的金莲花在野花中最为显眼,地榆相对其他草原植物是最高的,特点是没有叶子,一根杆子举一个酱红色的小棒槌,一起在微风里晃晃悠悠。这五花甸有多种植物,不少植物是上好的中药。
一眼望不到边,未免有些枯燥。草原里唯一的牌子上介绍,这里曾属于辽国,辽国萧太后曾在这里涉猎并留下传说。其实不用传说,游牧民族离不开争夺草原、牧畜、女人,无论什么朝代,相对人口比较少的历史,这草原都是无人之境。能这样原汁原味地保存到现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因为现在人太多了,牛羊太多了,已经无处放牧,有的草原过度放牧,草根都被牛羊吃了,逐年沙化。
没有水的草原似乎没有了灵性,附近的闪电湖就是这草原的明珠。在五花草甸的东边几公里就是著名的闪电湖。夏天草原上特别爱下雨,自然少不了彩虹、闪电、大风,但是闪电在湖上就特别醒目,因为有倒影,尤其是黄昏与黎明,闪电很恐怖,这草原湖水就叫闪电湖了,听说还有闪电河。
在静悄悄的闪电湖黄昏,队友们支上三脚架坐在湖边等待壮丽的湖水落日,还有一部分队友登上湖边小山,拍摄草原湖水的辽远。白云在湖上垒砌高高的云楼,稳稳地保持一个姿态,被夕阳染一抹橘红,似有意展现黄昏的温馨。
“看啊,出彩虹了!”有人惊呼,队友们的相机一起对准了天空,彩虹越来越鲜明,好像特意为我们准备的,为我们准备的还有一只小游船进入画面,真是绝配。
精彩还在后面!
在西方橘红的天空上飞来一群群乌鸦,一边飞一边鸣叫,太壮观了,太给力了,所有的相机都换上长镜头,屏住呼吸连拍,生怕错过一个瞬间。如果是秋天大雁南飞,这景象并不陌生,但是在夏天草原,无数乌鸦飞过湖水晚霞,就是奇景了。
这些乌鸦是从草原上飞到闪电湖边大树林夜宿的,都是在这个时段一起飞过闪电湖上空。
我们以为飞过几群就结束了,没想到飞过夕阳下的乌鸦形成一条线,连绵不断,穿越云霞。你就是再没有艺术细胞,也会被这景象感动了。激动的没空使用三脚架了,就手持长镜头高速快门拍摄。
飞回来的乌鸦在大树林上空黑压压乱舞,鸣叫声彻底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没想到吧,这就是夏天草原的黄昏。乌鸦是草原的清道夫,专吃草原的动物尸体,玩耍觅食一天,傍晚就远远地飞到湖边大树林开歌舞晚会,尽兴后栖息。
与我们一起拍摄的还有北京的一个小摄影团,是当地沽源县宣传部请来的。
“你们拍摄的照片能参加我们县的图片征集吗?我是沽源县宣传部的”一个年轻人认真地和我说,并把征集邮箱给了我。
云霞还没彻底消失,篝火就点燃了。草原就是这样,一定要有篝火的,不是要“人约黄昏后”,而是让来草原的人记住草原的夜色温馨。
夜宿闪电湖边,住进森林里的白色蒙古包,从玻璃窗户看出去,满天星斗,山冈上发电风车轻轻转动。空气凉爽的对夏天产生了怀疑。正值7月,家乡华北平原气温通常在33-35度,湿度又大,酷暑难挨,这里晚上只有十几度,空气清爽。这不是避暑,而是有点冷了。这一区域也不仅仅是五花甸与闪电湖,周边上百公里的山地、河谷、原野、村庄,形成坝上独有的多元素草原美景。
您还不知道吧,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叫“沽水福源”,我这是第二次来了。
入夜,梦里都是草原彩色的幻觉,相机还在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