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郭华生每天都会去地里看看。近年来,他流转经营各类闲置旱地、盐碱地余亩,进行茭白、麻鸭、草鱼、中药材等种养结合式立体循环农业的经营开发,带动了北湾周边乡镇多农户务工就业,是当地公认的致富带头人。
地处黄河上游的靖远县,本来是甘肃最大的蔬菜生产县和优质稻米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化肥的过量施用、二级阶地的人为开垦灌溉以及水利设施失修、自然因素等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两岸带和沿黄灌区农田土壤的盐渍化趋势日益明显,不仅降低了农作物产量,还使每年弃耕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冬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盐渍化重灾区土地呈现出一派荒凉的景象。
生于江南的郭华生看到靖远县因盐碱化而日益荒凉的田地,便开始寻思办法,并于年从南方引进了水生蔬菜茭白。经过6年的栽培研究,终于在多亩的盐渍化滩涂湿地种植成功。同时,随着茭白种植年限的增长,盐渍土的含盐量也呈显著降低趋势,盐碱化治理效果显著。
紧接着,郭华生利用种植水生蔬菜茭白和旱地作物甘草、黄芪等中药材进行水旱轮作的实验也取得了成功,土地盐碱化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还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仅去年郭华生的亩茭白收入就高达多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周边群众纷纷引种。
如今,郭华生推广应用的生态循环种养殖技术带动了周边地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面对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他希望下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在有效治理盐碱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相关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包括茭白、中药材的产业化种植、存储、加工、销售,以及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的品牌化经营、推广,最终公司将以工业的方式经营管理农业,与农户合作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实现现代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