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2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高少帅)时下季节,冬意渐浓。在烟台莱阳市古柳街道办事处小吕疃村东首,新硬化的水泥路干净整洁,道路两侧的菜农们正在忙着采收新鲜蔬菜。“以前这条路是泥土路,遇到雨雪天,泥泞不堪,拉菜的三轮车就陷进泥沟了,现在有了水泥路方便多了,非常感谢驻村干部为我们修的这条水泥路。”菜农们对市财政局驻村干部孙赓为群众办实事赞不绝口。
为村民修路,是孙赓到村里挂职第一书记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剪影。今年1月份,市财政局选派孙赓到小吕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于是,一个有着20多年从业经历的“老财政人”,脱下皮鞋换上运动鞋,走遍田间地头,走进村户农家,与村“两委”一起紧抓党建引领、助力产业升级、为民办起实事,为这座“小”村庄,带来了“大”变化。
党建引领,红色领航提新风正气
树高千尺,扎根沃土。贴近群众,沉淀真情。
孙赓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到小吕疃村开展帮扶工作,市财政局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多次实地到村走访调研,支持村庄建强基层党组织等各项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到村里报到的第一天,孙赓就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分别和本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村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谈心,摸透全村基本情况,吃透村情民意。
通过走访,孙赓了解到,村委班子工作团结协作意识相对较差、发展干劲不足,而且村里没有成形的集体产业,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租收入。而村里耕地数量稀少,无法开展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严重限制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造成目前集体经济贫弱的现状。
对于这些问题,孙赓及时进行了梳理并制定详细帮扶计划,开展帮扶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孙赓与市财政局领导一起,对村里发展进行谋篇布局,决定首先建强村党组织,凝聚班子合力。村级党支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把正村党支部这个方向盘,以党建工作为中心,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针对小吕疃村“散、乱、贫、弱”的落后局面,作为第一书记,孙赓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严格规范开好“三会一课”,重新厘清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确定民主决策制度,加强班子团结,凝聚班子合力。从多方面增强党支部的能力和党员队伍的素质,有效提升村集体的治理水平和发展程度。坚持“学中干,干中学”的原则,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业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业务能力,尽快打造一个团结向上、生机勃勃的想干事、能干事的村“两委”班子,让群众对村干部重新产生理解、信任和支持。目前村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培养村委后备干部2名,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的新气象日渐形成,整体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目前,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引领建设富强村庄的干劲日渐充足。
带头致富,拓展渠道助力村民增收
走进小吕疃村村委会大院,一片片光伏板悬在空中,蔚为壮观。“这是今年刚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用不了多久就能正式发电运营了。”在村委会大院,孙赓介绍,由于村集体没有产业,经济实力薄弱,亟须找到适合村集体的项目来提升村集体经济。驻村以来,孙赓多次主持召开村“两委”会议,带领村“两委”成员走出去,到周边村镇考察农村产业项目,研究发展集体经济对策。经过反复筛选、认真调研,最后决定结合当前新能源政策,发展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具有人工维护成本低、运营数据公开透明、收入当期即可实现等诸多优势,比较适合当前村集体增收。
确定发展方向后,孙赓积极跟上级部门汇报,争取支持,筹措项目资金。市财政局、莱阳古柳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也到村里来现场指导、观摩推进。经过科学部署和周密规划,引进资金万元建设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整体安装完毕,进入并网发电运营准备阶段。该项目的落成,彻底结束了小吕疃村没有成型集体产业的落后局面,开启了村集体经济振兴的新篇章。
光伏发电项目是为村增收的开始。在驻村期间,孙赓通过走访了解到,村里有一批干建筑装修的村民,平时在农闲时,到各个装修公司打零工,赚取一份收入。了解这个情况后,孙赓萌生一个大胆想法:村里有这样的人才资源,为什么不能我们自己注册一个建筑装饰公司,让村民在自己村的公司做活,这样村民有收入,村集体也增加一份收入。随即,在孙赓召集组织下,以村集体的名义,注册了“烟台市金和兴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主营家庭住宅设计装修。孙赓还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为装饰公司承揽工程,还专门设计印刷了宣传卡片,到莱阳城里各个住宅小区去分发,扩大装饰公司的知名度,为村民增收拓宽了新渠道。
为民服务,实事暖心提幸福指数
驻村干部,最主要的职责还在于为群众排忧解难。
驻村以来,孙赓扑下身子,扎根村里,用真心和爱心去听民声、察民意、体民情,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形式严峻复杂,孙赓和村“两委”成员一起,轮流在村口防疫帐篷内值班,严格控制管控人员流动,安抚群众情绪,确保将上级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有效保障了疫情的防控,保护村民的健康安全。
村东和村南有两条泥土路,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必经之地,每到下雨下雪,道路崩塌凹陷,泥泞不堪,村民拉菜的三轮车经常陷进泥沟,给村民带来极大不便。对此,孙赓下定决心,对这两条泥土路进行水泥硬化。经过和派出单位的汇报协调,联系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投入资金30万元进行混凝土加宽硬化。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中午顶着近40度的酷暑高温,大干快干,在雨季来临之前,把两条路加宽硬化完毕。现在道路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村民走在崭新的水泥路上,一个个赞不绝口,有了极大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扶弱助贫,关爱老人,孙赓一直在默默付出。在春节和中秋节期间,专门购买慰问品去走访村里的贫困低保户,为他们带去节日的问候和政府的关怀。村里的贫困户宋雪莲,丈夫因病去世,她自己也身有残疾,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过活,生活很是艰难。在走访慰问时,得知她家的木质门窗年久失修,孙赓立即筹措资金元,和村“两委”成员一起为她换置成铝合金门窗。孙赓还带着专门购置的礼品,到村里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家里进行慰问。重阳节,筹集资金元,为本村70周岁以上的老人购置了米、面等慰问品,给村庄老人送去关怀问候。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孙赓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大力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组织开展家园清洁活动,有力地推动人居环境的提升和美化,村庄在街道办每月开展的村居环境卫生检查中名列前茅。
责任编辑: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