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中格外显眼的就是高质量发展,我作为一名企业质量工作者为止震撼和共鸣。
感叹当今社会趋势越来越重视质量,是不是在企业不怎么待见的质量人将会有出头之日,也许我想多了吧。
这天将降大任于斯也的感觉,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分享我对质量的感悟。
#我是本地资讯分享家#
第一篇质量的定义
人们常说的质量是用好坏来形容,这个东西质量不好,一下就坏了;或者说这个东西质量好,很经用。
也有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价格高的一般就会好一些,这个好一些,不但包含质量好,还有品牌形象,产品本身,社会影响力等等。
不同的人心中,对质量有不同的定义。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定义质量为:一组固有属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个程度就表质量是一种评价结果,评价就要给一个评价的参照,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准。例如用称去称重量,用尺子量长度。
重量,长度就是属性,还有其他属性如材质、颜色、温度、形状、粗糙度、柔软度、耐磨度等等。通常我们说的是一组属性,就是2个或多个属性的组合。这些属性是固有的,就是本身就有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变化的,即物质的属性,不是主观的属性。好看,这个就是主观的,不同人的人有不同的感觉,说以不能说是固有属性。
这就是质量的定义,质量可以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过程质量、服务质量等等,以及我们现在说的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要更好理解质量,我们就需要评价质量的载体,就是产品。
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好理解,看得见摸的着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等;软件则包括知识产品、服务等无形的产品。
有了质量的定义,就可以依据定义来设计质量、改进质量和控制质量,就是常说的管理质量。
高质量就是管理质量追求的一种质量结果,就是在当前质量评价标准下,采取管控措施,实现高质量的结果。
我们十四五规划的高质量,改变了衡量标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速,而是提倡“放管服”,要求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突出高科技,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努力。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这就是高质量标准的改变。
高质量经济发展,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联系区域和人员实际状况,具体化相应的标准,就是要制定标准。
制定标准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一刀切,不能戴帽子,要围绕总目标,因地制宜找到特色发展特色,想办法提高人民美好的生活。
要制定标准就需要制定标准的人才,就需要挖掘人才,发展人才,培养人才,全民参与,全员参与,集思广益。
大道至简,高质量发展给了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方向的要求和目标。我们可以由此展开,在经济发展的规划阶段、跟踪阶段、改进阶段和控制阶段逐渐实现高质量的目标。
以下我想以发展高质量文化产业作为案例,来谈谈高质量的定义。
在湖南邵阳市有一家文化产业公司,他们立足区域文化,传播和发展本土文化。他们业务布局分以下几大块:
1、建立都市信息文化网络,联络城镇居民,为人民输送精神文化产品。
2、拓展文化传媒业务,在短视频拍摄制作、地方新闻采访报道、网络达人培养方面加大投入,争取在当前流行的短视频浪潮中发出当地声音,增强本地居民共鸣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3、做一站式全媒体广告服务,为当地企业发声,更高效实现企业的广告收益。
4、做企业文化产业孵化,发展和推广当地传统文化产品,如竹雕、年画、花鼓戏等等。
5、此外,他们在探索和规划本土特色的文化服务,增强在全国各地拼搏的邵阳人民对家乡的牵挂和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这家企业把握的文化产业,方向是正确的,符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他们的产品主要文化相关的服务,例如本地信息网络服务、短视频制作、达人挖掘;同时也有关联到地方特色的硬件产品,如竹雕、年画。总体来说产品也是挺不错的,那么就可以高质量发展了吗?这里需要找到相应产品和服务的固有属性,对一家企业来说,理想很重要,但是要立足现实。这家企业布局全面,产品线拉得比较长,需要足够的资源才能去发展和实现,与其面面俱到不如各个击破,所以给这家企业的建议,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只需要集中精力发展一项业务,做好一个产品即可,其他的规划可以寻找合作伙伴或者鼓励同行去发展,这样对当地社会来说,总体收益会是好的,有利于总体的高质量发展。
以上为第一期质量漫谈,我是Murphy,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