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柱a,b,严岩b,邓红兵b,刘国华b,代力民c,唐立娜a,石龙宇a,邵国凡d(a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b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c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d美国Purdue大学)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阐释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现已存在的几个问题。同时为了扩展景感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提出了景感,景感营造和广义景感生态学(景感学)的概念,探讨了景感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概述了景感营造的3种途径和8项主要原则。这3种途径包括借助已有载体、对已有载体进行改造形成新的载体、新构建载体来进行景感营造。景感营造的8项原则包括愿景呈现的双向性、方位的顺脉性、时空组合的多尺度性、物理感知的系统性、心理认知的整体性、物理感知与心理认知的交互性、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营造过程的渐进性。最后建立了一个景感学研究的总体框架。伴随着物联网(物灵网)和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广泛融合,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新的需求(Zhaoetal.)。这样的时代背景迫切要求我们从人类未来文明形态、发展走向和福祉的高度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等概念及其内涵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梳理和分析,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系统和深入研究,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年提出了景感生态学的概念。景感生态学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自然要素、物理感知、心理认知、社会经济、过程与风险等相关方面,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学(Zhaoetal.)。这一概念表明,景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联系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本文通过扩展景感生态学的内涵与外延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系统和综合研究。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有很多解释,但是人们通常采用的是联合国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内容的表述,即(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isdevelopmentthatmeetstheneedsofthepresentwith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