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e/wap/show.php?classid=34&id=1562893作者:宋宣“勺子课堂”创始人来源:正和岛餐饮是门生意,更是个大产业。自年的十几年来,餐饮行业的年平均增速超过15%。这一惊人数字无疑昭示了一个行业发展之蓬勃。然而现实是,餐饮同时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行业。在北京,伴随两家新餐厅开张的是一家老餐厅关门。在上海,这个数字是1比1。到了成都,则是在一家新餐厅开张的同时,两家老餐厅宣布歇业,所以食物是色香味俱全,而餐饮行业却是五味杂陈。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宋东有三句打油诗: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这几句话被翻译成的各种语言和版本,其精神内核有点无奈的自嘲,带些百无聊赖的情绪,却也在暗暗给自己打气。但这份心境和一群餐饮人的心境,此时却是意外的一致。餐饮行业的饱和与竞争之激烈,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餐饮创业这条路上到底有多少坑?有没有一些实战经验,让我们可以一窥前车之鉴,避免无谓试错?餐饮创业到底有多少坑?1.不做白不做餐饮行业比生了火的灶台还要热,行业一直在扩张发展,毫无停歇之势;消费者要得比多更多,他们更年轻、更开放、愿意为更好买单;配套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餐厅背后长长的链条上,似乎布满了生意机会。而我国的餐饮行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态,从无停滞,行业年产值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0亿飞奔至今年的近4.3万亿。餐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2万家增加到近万家。店铺和客人谁先多起来的这事儿已经无法细究,但出门吃饭的人眼看着在增加。艾瑞咨询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已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更加频繁地外出就餐;近一半的90后每周在家做饭次数少于4次,每月在家做饭少于3次的是其他年龄段的2倍以上——外卖、外带、堂食,大家似乎都很习惯在家之外就餐了;近六成消费者外出就餐花费30-60分钟,近两成消费者外出就餐花费1个小时以上。餐厅不再只是一个果腹的地方,更是社交、玩乐、体验的空间,越长的消费时间往往预示着更多的“消费点”、更高的消费额。同连锁率极高的美国、日本等成熟餐饮市场相比,我们国内最大的50家餐饮集团仅有5%的市场占有率,这预示着我们还有大量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空间。信息服务、耗材设备、人才培育、管理咨询等等,餐饮行业的全面升级也是它周边支持行业的全面升级,我们只拿供应链试举一例,中国市场讲求食材多样性和新鲜度,然而农产品产地分散,食品加工业起步较晚,冷链物流建设相对落后。因此在中国市场,重塑农产品生产方式和市场流动结构,从而影响餐饮供应链建设,这就已经是一个极其庞大的项目,据计算,国内供应链行业市场规模在2.5万亿以上,比从下游餐饮角度推算的1.7万亿规模更为广阔。2.做了也白做容易做、容易错;门槛低、道理深,讲的就是餐饮这个行业的主要问题。很多人都有开一个小店的梦想,但真的一个猛子扎进去,你会发现它是一个集生产、制造、服务、乃至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类行业。先不论如何跟得上互联网时代的思维迭代,如何玩转层出不穷的各路平台和设备,仅仅落地到餐饮最基本的三件事——房租、人力、食材,就已经有不知道多少人在上面功败垂成。餐饮行业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但无法无视餐饮门店的平均寿命只有多天的残酷现实,一线城市每天都一百多家餐厅开业,同时有至少几十家关店,“赚钱是运气、保本是实力、淘汰是常态”似乎是行业内的诅咒。海底捞IPO公布的招股书中清晰地写着,在其近12亿的年利润中,人力成本占比高达29.3%,而在一般餐饮企业里,高达20%左右的人力成本比比皆是,它似乎已经成为了当前的支出核心。然而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却也面临着低工资、低留存的恶性循环,缺乏安全感、缺乏上升通道、工时太长、假期太短的辛苦、加上互联网经济兴起后催生的大量更加“灵活”的职业选择(例如快递、送餐、O2O上门服务等),餐饮招人难、养人难、留人难就成了常态。食品原材料价格的攀升在今年引起了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