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余热犹存,教育类话题成为会中常客,其中英语主科地位取消引起社会各界人士讨论,那么,针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
1.在今年两会期间,许进建议,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投资、全体学生必学英语(外语)的现状。
许进在会议中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他指出,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3万至5万个单词。而在我国,掌握4千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许进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10名。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许进说。
综上,“英语取消主科地位”话题在各界人士中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
2.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反对者的理由陈述:
①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国际化通用语言地位在未来一段年限内不会降低;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由来已久,并因其简单易学迅速在美,欧,亚等各州传播;
再从学习难易程度来看,英语因其发音,语法习惯等实现世界化语言的迅速普及,而汉语与之相较,无论是从书写,还是发音,亦或是语调等各方面都会增加学习成本,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学习中国话,可是由于汉语学习的困难程度,汉语普及尚需函待时日;同理,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也因其学习难度无法达到快速普及。
②学习英语是为了全方面提升国民素质;
作为强制性的12年义务教育,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民的全民素质。而英语作为世界级的通用语言,我们国家的大国风采也可以从全民英语中可见一般。有数据显示,中国英语普及程度在全球是中游水准,这另许多人对我们刮目相看。具体数据请看下表
③英语能力的提升可极大地提升个人的竞争能力;
在现今社会中,全球化,商业化日复一日被提在嘴边,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英语已经逐渐成为职业市场中一个暗性衡量指标。公司企业的跨地域性合作等都表明英语使用化场景需求的增加,更就不用提及书籍,计算机等等中常见英语词汇的使用。英语可提升个人竞争力无可厚非。
3.有反对者自有赞同者,那赞同“取消英语主科地位”的人群又怎么说呢?
①有人说:我大学学了微积分,可是我毕业后买菜只需要知道加减运算就行了,cos,sin函数有什么用!!
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就如许进所言,大学毕业后应用到英语的人不到10%。,应用场景极少。
②英语极大地占用了小孩的学习时间,导致思想品德,音体美等课程时间大幅度被占用。。。教育应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