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产品服务具的功能是提供网络dns,可以用来提供网站、提供网络dns和域名转换、提供文件服务、可以用来装数据资料、提供动态ip转换。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所称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主要指核心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大型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网络安全设备、云计算服务,以及其他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网络产品和服务。
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包括:
1.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
2.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
3.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
4.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法规、部门规章情况。
5.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网络产品的特性
1.外部性
商品的外部性是指在经济交易中,成本和盈利(利益)落在了与交易无关的第三者身上。一个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不仅给自己带来效用,也给他人带来某种效用,这就是外部性。当然,这种外部效用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不仅包括消费过程,也包括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就是一种外部性,只不过这种外部性是负的,虽然生产者获得了利润,但是可能损害了整个社会福利。市场的流动性是外部性的最好例子,当市场上买者和卖者众多时,组合最多,市场的交易也最旺盛。再如,苹果园与紧邻的蜜蜂园的有益外部性,苹果花开引来蜜蜂而增加蜂蜜产量,蜜蜂采花帮助果园授粉而增加苹果产量,而双方都无须向对方付费。
网络产品的重要特性之一,就在于网络产品的价值不在“内部性”,而在其“外部性”,即商品的外部性,这是网络产品区别于非网络产品的重要指标。具体地说,一件网络产品的价值并非完全来自产品本身,而是与该件产品有关的环境。比如,没有计算机网络或lntemet,个人电脑的效用及价值会大打折扣。不仅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将给另外的消费者带来价值,而且网络产品的价值增加将随着消费者预期的销售数量而增大。网络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和正反馈性:上网的人愈多,由网络中获得新信息的机会就愈高,网络的价值越大,联网的需求也就越大。比如,一个购买手机的消费者,不仅方便自己和别人沟通,同时也方便别人能够随时找到他,而且互联的手机越多,手机的价值越大。鲍勃·梅卡夫(BobMetcalfe)研究了网络的用户与总效用之间的关系:网络的价值(总效用)以用户数量的平方速度增长。也就是说,网络中的每个用户所获得的消费利益(或效用)取决于网络用户的数量。即网络越大,效益越高。
2.无耗损
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其核心要素是信息,而信息不会因为反复使用而折旧。因此信息产品不存在二手货的概念。传统产品会随着用户的消费而逐渐消亡,为此需要市场上增加新产品。而信息产品的新市场却只能靠产品本身的升级换代来实现。由于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过长,使得这种产品的生产商即使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也要和自己原先销售的产品作竞争,通过不断地否定自己来推陈出新,让用户不断购买到新的升级产品。微软公司对其Windows软件的升级行为就是最好的佐证。
3.易复制
网络信息产品的复制几乎是零成本的。网络产品的成本结构是非常特殊的:它们的前期不变投人非常高昂,诸如巨额的研发费用、设备的购置费用等,但第一件产品被生产出来后,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追加的可变成本投入如人工、原材料等几乎没有(第一类数字产品)或者很少(第二类数字产品),而且也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也使得盗版现象频繁发生,刻录一张光盘很便宜,一方面盗版使得普通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使用数字商品,扩大了数字商品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盗版将侵蚀正版数字商品的市场,损害数字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削弱了他们创新的动力。网络产品属于知识密集型产品,产品中凝聚着更多的技术和资本,尤其是其中的人力资本的投入。如果不正当的复制和转让泛滥的话,产品的厂家可能连最初的固定投入也收不回来,而被迫退出市场。因此,采取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又恰恰使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一个难题。
4.服务性
网络信息服务是网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服务比生产产品更重要。信息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是服务,服务性是网络经济产品的重要特性之一。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是网络,也就是信息赖以传播、处理和交换的设施和通道。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主要区别不在于产品内容的变化,而在于信息传播处理方式的变化。如果说,工业社会是以机器为中心的商品社会,那么,信息社会就是以网络为中心的服务社会。工业时代的人们注重产品,网络时代的人们愈来愈重视服务,愿意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服务,而这正是通过网络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实现的。上网获取信息、上网购物、上网娱乐..…正是网络经济社会的显著特征。
5.科技性
任何供给都需要生产要素的投入。一般来说,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但近些年来,人们却将科学技术从其他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并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相对说来,大工业经济产品需要大量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网络经济产品则是网络信息、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
6.低成本
传统的工业经济生产,需要迂回成本:先要到商店去买原材料,再通过交通运输将原材料运回厂房,进行加工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放到库房储存,然后展开广告宣传,一系列促销活动等等环节,才能最终实现销售,每一环节都需要投资,并构成成本。而网络经济产品则不同,生产者与消费者在网上直接见面,订购产品达成协议后签订合同,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
7.规模报酬递增
网络产品的高知识、高信息含量,使它能够以零边际成本被大量复制。信息在被大量复制的同时,其产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并不降低。这种特性体现在成本线上,就是一定的总成本和随着产量增长而不断降低的单位成本。这样随着平均成本的不断下降,网络产品显现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以软件程序为例,软件程序的开发、设计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凝结了人类的智慧结晶,为此生产者支付较大的成本,这是数字商品生产中的总成本支出。软件开发出来之后,向载体附着的成本就是生产的边际成本,如把程序刻在一张光盘上,这个成本显然是很高的。例如一个收费检索的数据库建成之后,个人使用增加到个人使用,乃至00个人使用,对于生产者而言是不会明显地增加成本的。
网络产品较大的总成本和趋于零的边际成本这种独特的生产成本结构,使得规模效益成为网络产品生产者极力追求的目标,只有大批量的销售才能使生产者收回先期支付的较大成本并盈利,如果商品有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那么就会因为资金的积累在新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如果网络产品的生产者不能大量地出售自己的产品,那么他先期的巨额投入将无法回收,成为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