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外包服务”(CXO)行业在制药领域盛行数十年,已成为新药研发到实现落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CXO行业包括CRO/CMO/CDMO,其中,CRO可以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CRO两大类。
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几乎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都被打乱,药企的药物研发和生产也不例外。作为服务于制药企业的CRO/CDMO公司,在全球市场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其市场份额和全球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排名企业年营收对比年年全球员工
1、LabCorp.8亿美元21.00%
2、艾昆纬(IQVIA).6亿美元2.40%
3、ICON+PRA59.8亿美元1.90%
4、龙沙(Lonza)49.5亿美元12.50%
5、PPD46.8亿美元16.10%
6、Syneos44.2亿美元-5.60%
7、药明系(Wuxi)32.6亿美元31.40%
8、康泰伦特(Catalent)30.9亿美元22.90%
9、CharlesRiver亿美元29..50%
10、Paraxel25.0亿美元/
这项榜单涵盖了广义的CRO,其业务领域包括与新药研发相关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开发和原药委托生产(CDMO和CMO)。从上述排名看,全球排名前两名的CRO公司有着超过亿美元的收入,与后面的公司有着巨大的差距,主导地位是牢不可破的。ICON对PRA的收购成为行业大事,大大提升了新公司的业务规模排名,一举跃居世界第三。“药明系”(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是榜单上的中国公司,营收增长率超过30%,排名也在稳步上升,主要是因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率先恢复了经济生产秩序,大量订单转移到了中国。
下面《医药健闻》介绍全球前十名的CRO公司。
1、LabCorp
LabCorp的主要业务是临床诊断。先后收购Covance和Chiltern后,进入了药物研发领域,包括临床前研究还是临床研究。经过这两大并购,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CRO。年,公司收入接近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21%。受新冠病*疫情的影响,全球大部分行业和企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但这对公司的诊断业务是非常有利的。新的冠状病*检测业务对年年度业绩贡献高达24.1%。公司不仅在北美,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庞大而完整的实验室体系。
2、艾昆纬(IQVIA)
艾昆纬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全球制药服务商,自年进入大中华区以来,在上海设立总公司,在北京、广州设有分公司,在大连、香港、台湾设有公司,从而为主要人群和研究中心提供服务。艾昆纬的前身其实是2家公司,一家是IMS(艾美仕),另一家是QUINTILES(昆泰),前者主要做咨询业务,后者主要做CRO业务。两家公司于年宣布合并,在年正式更名为如今大名鼎鼎的艾昆纬。年,该公司的收入为.6亿美元,增长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临床研究受到新型冠状病*的影响,尤其是在北美地区。
3、ICON+PRA
年2月,国际CRO巨头ICON宣布将通过现金与股票交易的总额约亿美元并购另一家头部CRO公司PRAHealthSciences,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CRO,第二大临床CRO。交易完成后,PRA股东持有合并后公司约34%的股份,ICON股东将持有约66%的股份。PRA在年收入为31.8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8%;而ICON在年收入为27.97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0.3%。该交易将具有高度增值性,在第一个全年实现两位数的增值,并在增长势头的推动下增长至20%以上,预计年运行率成本协同效应为1.5亿美元。
4、龙沙(Lonza)
龙沙无疑是全球最大的CDMO公司,这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年成立于瑞士巴塞尔。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达25亿瑞士法郎,核心业务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达8.47亿瑞士法郎。龙沙股票分别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和瑞士市场指数上市,同时也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龙沙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广州、苏州、上海等地已设立生产基地与办事处。
龙沙集团经营两大业务,其中龙沙特殊成分业务(LSI)专注个人护理用品的微生物控制,在集团内体量相对较小。制药与生物技术及营养业务(LPBN)是龙沙的主要收入来源,涵盖从早期发现、定制开发再到生产活性药物成分及创新剂型,为行业所熟知的CDMO业务。年,龙沙为多个临床前和临床小分子/大分子药物,以及个商业化阶段小分子/大分子药物提供支持,生产的胶囊高达亿粒。此外,龙沙利用全球产能为Moderna的新冠病*mRNA疫苗提供全方位开发和生产服务,预计年产能达到10亿剂。
5、PPD
PPD于年由FredEshelman博士创立,并于年首次上市。年,该公司通过39亿美元的收购实现了私有化。年,PPD与北京协和洛奇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独家协议,将其全球中心实验室服务拓展至中国市场。PPD能够开始向中国生物制药客户提供全面的量身订制的中心实验室服务。年11月,PPD收购保诺科技有限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药物化学,药研生物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DMPK)和药物安全评价。PPD由此完成对中国地区的临床研究业务整合,也可以理解为其宣布在中国的全产业链CRO业务构建完成。PPD表示:今后业务发展的重点将放在Ⅱ、Ⅲ期临床试验。对于临床研究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快速并具有巨大潜力的地区,PPD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市场上客户首选的CRO公司。
6、SyneosHealth
年,INCResearch和InventivHealth合并成立了SyneosHealth。年,该公司的收入为44.2亿美元。它是上榜企业中唯一一家受新冠病*疫情影响业绩出现负增长的企业。
7、药明系(药明康德+药明生物)
《细数中国10家本土CDMO领*企业》一文中已说明CDMO业务只是药明康德全局业务的一部分,而药明生物的主营业务则是CDMO,且正属于上升期。年药明系合并收入约32.6亿美元,较年增长31.4%。员工达到人。这一系列出色的数据,也让药明系成为榜上唯一的中国本土企业。而中国本土CDMO行业发展如何?有哪些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