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需求。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服务。这两年,职业陪诊行业迅速发展,俨然成了新的风口。对于职业陪诊师而言,他们的客户主要是不能及时陪伴生病父母就诊的子女,孩子生病却因工作脱不开身的年轻父母,医院手术无人陪伴的独居青年……
“孤独分级”的帖子中,“一个人看病”“一个人做手术”是网友们眼中的“终极孤独”。如今,职业陪诊师不仅能够为需要就医人员提供陪诊服务,缓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还能帮助他们解决就医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例如,医院,这些陪诊师能够帮助老年就医人员解决很多麻烦。
陪诊看似无门槛,但却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陪诊师其实也属于服务行业的一种,他们需要学会“察言观色”,拿捏好分寸。因此,职业陪诊行业的发展,最终会将那些不符合这个职业的人员淘汰出去。
职业陪诊以一种专业化、市场化的存在,有效弥补了家庭温情的缺失,公共服务资源的不足,这也会让有需要的人省去了许多麻烦。《“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将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纳入规划,提出要实现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职业陪诊师属于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未来必将获得更加长远发展。
短期来看,职业陪诊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只要不触碰底线,就应该对这个行业有包容审慎的态度。毕竟,新兴行业的发展,势必会经过一段时间,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坚决打击职业陪诊可能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问题,为这个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长期来看,职业陪诊师的出现,解决了一些家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为此,需要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允许这个行业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在合理的监管范围内,督促职业陪诊师主动遵循行业规则,为整个行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不可否认,当前职业陪诊师行业中还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个别人员的不专业,也给这个行业造成了一定困扰。如何规范行业发展,如何明确相关准入条件,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找准监管和发展的平衡点,才能让这个新兴行业更有未来,也才能更好满足那些孤独就诊者的切实需求。(李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