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50517/4624718.html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进入冬季,气温渐低,许多人都会因为外感风寒而为一些疾病所扰,如感冒、咳嗽等。每每此时,寻医问药,许多医生都喜用泻肺祛痰之药。在他们看来,风寒侵袭人体,首犯皮毛,而肺主皮毛,那么,泻肺一定为治之以法。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且看王雨三先生的讲解。
肺主皮毛,为五脏之华盖,司卫外之职,各脏腑赖之以安居于内,各司其职也。如果肺不虚,则皮毛固密,卫外坚强,外邪焉能侵犯?!其外邪得来侵犯者,必肺虚而皮毛亦虚,卫外不固,易欺其怯弱也。
假使初感风寒,必鼻塞、流涕、咳嗽,人皆以为邪入于肺,必用苏叶、牛蒡、前胡、桔梗、杏仁、川贝、橘红、枳壳之属,以为泻肺祛痰之要药。不知风寒初犯于肺,其邪尚围困肺外,而决未入于毛孔也。何以知之?
凡属风寒皆从毛孔入之。毛孔者,膀胱之门户也,附属于皮毛而已,为外邪出入必经之地。若非肺之卫外疏失,外邪焉得而入哉?!当夫外邪之初犯也,其发为咳嗽、流涕者,犹狂呼求援也。此时肺虽怯弱,尚欲力御外侮,而决不任其内侵,以尽卫外之职,显然可见矣。唯以见困于外邪,主力*已失其效用,故鼻塞、流涕、咳嗽,盖犹狂呼呐喊,有所求援于人也。苟于此时出生力*以驰援之,固不难立解敌围,而恢复其自由。此非臆说之词,乃历验古方,有足以深信不疑者。
霖每遇此证,用*芪建中汤大剂治之(须用仲景原方分量十分之一,不可减轻炙草、桂枝),无不霍然而愈,是即出生力*驰援之法也。如鼻塞重者,重用生*芪,鼻塞即开,是即助其主力*以解敌围之征象也。其意何在?即秦越人谓肺虚感寒,则损其阳。阳虚则阴盛,为肺损之渐。亦即《内经》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霖即遵其旨以补肺助阳,为肺损杜渐防微之计,果应验如神,万无一失也。苟为不信,请遇此证而试治之,方知予言之不谬也。
奈何时医每抵此法为补牢其邪,谓为关门杀贼。推其意,一若必欲大伐其肺,不惮以至酷至烈之手段,非将其肺刳去之、撕毁之而不已。是何异见卫外之*,狂呼求救,而不为之援助,反从而戕贼之,伤害之。是直开门揖盗,则虽有金汤之固,能不失哉!近观社会,肺病日多,夷考其源,虽不一其端,要知都由伤风咳嗽。医者好投以泻肺之药,致成不治之症者,非少数也。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欲泄其邪,必须先补其虚。是以古人之治外感,都用人参、炙草、大枣,以大补其肺。如参苏饮、人参败*散、消风散、再造散、小柴胡汤、麻*人参芍药汤等以助正撤邪。岂古人之身体坚强尚须补,今人之身体羸弱反宜攻哉?!古医之专以补牢其邪,而乐于关门杀贼,以重害于人群耶?抑今医之开门揖盗,而自陷其金汤,为治病之妙手耶?!《内经》曰:形为神之舍。形坏神弗与居。是人身之构造,无异于屋宇。其肺主皮毛,皮毛犹墙壁。墙壁完善,则屋宇巩固,而神可安居于内。是治病之必须保肺,不言而喻矣。何以现今医者之治病,每以泻肺药为必不可少之品。是何异必欲将墙壁捣毁,使屋宇倾圮,以驱逐其神哉?!如此治病,必杀人如草芥矣。
况乎风寒,皆从膀胱经之毛孔而入,决不在于肺也。否则何以仲景《伤寒论》及《内经》皆曰足太阳受之,而不曰手太阴受之。足证伤于风寒于肺无与也。或其有咳嗽者,亦不过假道于肺已耳。不然,何以《内经》有五脏六腑皆有作咳云云,是更足以证实伤风伤寒皆不在于肺也。唯肺居要道之卫,为出入烦剧之门,受损大矣。补之犹恐不及,岂可再施攻伐哉。且肺与膀胱为子母相关,苟有邪贼夺门而进,以害其子,母虽怯弱,有不竭力抵御以尽卫外之职守乎?!乃医者不察,凡见外感一切之形症,每以为邪在于肺,即用大泻其肺之药。此非《内经》所谓犯虚虚之祸,而贻人天殃者耶。噫!
风寒不泻肺之理原来是这样的,王雨三先生之言,句句在理。
看“平脉辨证第一书”,细细品味大家之思想。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扫码试读电子书
本书是民国著名医家王雨三(字汝霖)所著,被秦伯未誉为“与耐寒《付氏三书》、肯堂《证治准绳》并垂不朽”!本书推崇“平脉辨证用方证”,提出“脉理为医者至切至要之法。倘医者不明脉理,犹船行海洋间之浓雾中”。作者给出了常用一百多个方证的“脉诊指征”,为脉学著作之所罕见。本书尤重“八纲气血辨证”,认为“盖凡百病症,不外乎表、里、阴、阳、气、血、虚、实之偏胜。如能辨明其表、里、阴、阳、气、血、虚、实,则虽有千变万化之病情,以温、凉、补、泻之法调其偏胜,则未有不愈者。”作者知无不言,把自己数十年来总结的“万稳万当妙法”撰成书,以期后学者能够“诊察有一定不易之方针,治病有百试百验之功能”。
▼往期精彩回顾▼糖尿病不先降血糖,见招拆招的方法见过没有
治疗肺炎,别总想着一方搞定
立竿见影的胃痛治法,小白都能学会!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王雨三治病法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雨三著林晶整理),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