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5416234.html(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李博伦)
1.实力雄厚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亚洲龙头
1.1.电表起家,稳健成长
横河电机的企业史是一部巨头进化史。从年成立并率先在日本生产和销售电子仪表,再到之后的测量仪器,航空仪器,自动化仪器再到后来以DCS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经营理念以及现如今的智能化战略,横河电机从一个电表研究所,一步一步登上亚洲工业自动化第一的宝座。
1.1.1.工业2.0—“电气化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1.0时代的标志,发电机的发明自然就成为了工业2.0时代的标志。由电力驱动的电气化设备可以实现更复杂、更高效率的加工动作,完成质量、精度、速度都是人力所难以望其项背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通过工业电气化飞速提升了本国的生产水平。年横河电机的雏形——电表研究所成立,打破外国电表垄断。大正时期正值日本工业从蒸汽向电气飞速转化的时期,当时日本国内的电表基本全靠进口,对于国外货商依赖严重,市场处于被垄断的境地。这使得日本厂商在电表定价上处于弱势地位,购买电表不便的同时成本也相对较高。在日本自主电表的技术也相对成熟的背景下,横河民辅出于将电表的生产和售卖本土化的动机创立了电表研究所。成立之初横河电机就形成了三大价值观,即“质量第一、开拓精神和贡献社会”。研究所在年成功制造了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的原型,并在同年推出了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分流器、倍增器、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等产品。
年开始将业务拓展到测量仪器上。在电表业务成功,公司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横河更有底气和信心开辟新业务。年,横河电机成功研发出了全日本第一款便携式示波器,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比预期要强烈得多,横河电机高超的技术能力也因此而广为人知,为之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电表业务和测量仪器业务也是横河成立之初的两大主营业务,占营收比大概四比六。年横河电机也开始着手高频测量仪器的设计和制造,这是一次重要的技术升级。
年起工业记录仪的诞生是横河迈向自动化的重要标志。此时的横河相较于成立之初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在技术进步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横河将业务由仪器仪表切入到了工业记录设备上来。年横河开发的气体分析仪是公司第一个工业仪器。接下来的一年又相继开发了自动流量、温度和压力控制器。此时该业务的营收占比还不超过10%,但为之后发展打下了良好技术基础。横河于年推出的“ER”电子管式自平衡记录仪广受好评,也算是为横河的工业自动化进程真正打开了道路。
根据国内工业基础调整发展战略。从研发飞机转速计,到磁电机、火花塞和仪器等部件,航空仪器在横河的业务占比逐年上升,在年左右占比甚至达到50%。但考虑到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国内对于飞机研发和军工产业的需求大幅下降,横河电机此时也不再能像战时那样去专注军工,而且日本国内并没有完整的飞机制造能力,工业上缺少相关产业链的配套,在这种背景下继续大力发展航空业务并非一个很好的决定。于是横河在年左右基本结束了自己的航空仪器业务。
至年是横河工业仪器高速发展的时期。公司的航空仪器业务逐步终止后,横河开始更多地专注于工业仪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并于年全面进入工业分析仪市场。受益于日本战后工业的复苏,年,横河开始生产气相色谱仪。这是一款通用的分析仪器,其通过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来分析复杂混合物,多用于医疗领域。气象色谱仪的出现也是横河工业仪器越来越高精尖化,自动化的一个标志。这款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公司同时为客户提供了广泛的服务网络。此时横河电机占领了日本50%的市场,成为了日本国内龙头。
1.1.2.工业3.0—“电子信息化时代”
工业3.0即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前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对劳动力的解放,让生产设备可以从体力上代替人工。随着50年代美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实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等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从替代体力劳动跨越至替代人的脑力劳动。作为创始者之一,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推出划时代的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二十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计算机技术革命性发展时期,此时的计算机正在从电子管迈向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数据库和网络管理系统也相继开始出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横河在计算机技术上进行了大力投入,公司也于年(与霍尼韦尔同步)推出DCS,并命名为CENTUM。在集中控制系统仍在行业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DCS的出现满足了市场对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传统的非分布式控制系统相比,CENTUM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允许通过劳动分工提高安装和维护的效率。横河电机于年将第一套DCS推向市场,时至今日DCS还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着。这更加稳固了横河在行业内的领头羊地位,也使得横河在计算机技术时代占领了市场先机。
横河工业自动化业务的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在国内的霸主地位让公司急需开辟更大的市场,公司也更加需要与国际接轨,来积极学习更加先进的工业技术。从年左右开始,横河明确将自己的工业自动化业务区分为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板块。国际市场工业自动化业务的占比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后更是爆发式增长。横河电机也尝试涉猎离散制造业,大多结果不尽如人意。年横河和通用电气成立了一家医疗设备合资企业,开始进入医疗设备领域,年时医疗设备业务占比达到近20%,但这之后便急剧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开辟半导体测试器业务和生物技术这样的新业务。时半导体业务占比达到最高,接近三成,在这之后开始下降,基本在年左右叫停了这一业务。而横河的起家业务电子表业务也在70年代达到巅峰后就逐渐减少,和半导体业务几乎同时期停止。思其原因,日本半导体产业在90年代经济危机和美国打压下急剧萎缩,市场大坏境较差,发展形式也不甚明朗,很多公司都对该业务进行了放弃。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医疗设备领域和半导体领域都属于离散制造业,和横河之前所涉猎的以石油石化为代表的过程制造业有较大区别,横河切入失败或许是因为行业间的壁垒过高。即使是技术龙头,跨行业开展新业务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
年后横河电机业务发展方向基本以三业务为主。这三个业务是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业务,测量仪器业务和航空设备业务。后两者相加占比基本维持在10%,所以横河电机主要还是以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业务的经营为主。这项业务的国内市场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近10年都处于20%左右,而国际市场占比则逐年攀升,年占比在60%左右,并还有上涨的趋势,国际市场愈来愈成为横河的发展重点。业务模式从提供产品逐步转向产品和服务并行的高级解决方案形式。年的ProSafe-RS安全仪表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最畅销的安全仪表系统之一,它引起人们对横河先进技术及安全仪表系统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