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家台资企业做到服务器研制世界第一,却为 [复制链接]

1#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5月30日报道:台资企业作为上海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成分和力量,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年,上海“惠台55条”落地,在新形势下如何重新认识台企的定位和作用,创新服务台企,实现共同发展,成为区域发展升级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5月30日,上海市政协重点协商办理“推动惠台政策落地落实,促进沪台经济文化全方位交流合作”提案专题座谈会举行。政协委员们走进英业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听取市台办汇报相关提案办理总体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实地考察英业达科技这家台企是全球最大服务器研发制造中心

英业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业达科技”),成立于年,坐落于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是全球最大的服务器研发制造中心。政协委员们换上防静电服,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进生产车间。

员工们有条不紊地在各个仪器上进行着操作,一台台研发制造服务器、刀锋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储存器等设备,在这里生产出来。英业达科技总经理阎承隆介绍,目前公司研发中心拥有固定研发人员人,从事着硬件(系统)设计、机构设计、应用软件设计、散热设计、电源设计、包装设计、信号完整性控制等方面的研发共工作。年,研发中心被上海市科委授牌“上海服务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们希望持续扩展服务器内销市场,与国家共同成长。”阎承隆描绘起集团在年到年的发展策略。不过,在全力推进工业4.0、深耕国内市场的进程中,英业达科技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借着市政协实地考察的契机,阎承隆告诉各位政协委员,公司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资质,却受困于“研发费用达标3%”的指标。“其实,我们每年研发收入人均达到数亿元,但因营收较高且快速成长,无法达标3%。”阎承隆说,“我们请求将研发投入总金额纳入评价指标,让更多类似业者享受政策红利。”

建议制订“上海吸引台资重要产业指导目录”吸引台湾现代制造业落户上海

对于英业达科技提出的建议,台盟上海市委已有所思考,并在提案中指出,当前,上海台资科技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占在沪台资科技型企业的98%,产值和出口接近台资企业的50%;另一类是以大企业为主、包括相关配套企业的高科技产业链,约占台资科技企业总量的2%,但产值和出口占在沪台资的一半以上,且基本是经过上海市科委认定的高科技企业。

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台资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开始将大陆投资事业与台湾的母体分割,采取跨地区独立经营、平行发展、水平分工的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两岸产业合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因而也使台商在上海的投资有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从调研情况看,现阶段台湾在沪高科技大企业处于发展相对有利的时期,但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担心今后的外销市场将有所萎缩、劳动力成本上升、金融市场环境趋紧、综合成本上升等等。

台盟上海市委建议,在自贸区负面清单基础上,制订“上海吸引台资重要产业指导目录”,加强吸引台湾大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创新企业。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应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推动以英业达、达丰、昌硕、环旭、台积电等企业的技术的提升为重点,并力争吸引新增投资。此外,还可以探索设立沪台产业合作专项基金,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体系,鼓励沪台企业合作并做强做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